华盛顿特区; 2023 年 9 月 18 日——作为全球年排放量一半以上的来源地,亚洲在世界能否减轻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 9 月 20 日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的临近以及 COP28 将于 12 月举行的首次全球盘点结果,今年为加速亚洲气候行动提供了重要的领导机会。
在这些会议之前,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新报告 亚洲实现净零排放高级别政策委员会 为亚洲实现联合国秘书长最新气候目标的进展情况提供了第一个基准。
“让亚洲实现净零排放:亚洲气候行动基准》概述了亚洲经济体如何实现联合国秘书长加速议程 2023 年 3 月提出的目标,该议程详细说明了加快将全球变暖限制在《巴黎协定》1.5°C 目标方面所需采取的行动。 这包括将发达经济体的净零目标尽可能提前到 2040 年,将新兴经济体的净零目标提前到 2050 年。
报告发现 16 个亚洲经济体已在符合加速议程的法律或政策文件中制定了净零目标。 该群体包括一些著名的排放国,包括越南、马来西亚和今年 COP28 气候谈判的主办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官方长期战略中规定的净零目标现已涵盖超过四分之三的亚洲排放量 根据《巴黎协定》。
然而, 亚洲发达经济体没有一个早于本世纪中叶就实现了净零排放目标 与加速议程保持一致。 八个经济体的目标仍落后于本世纪中叶,其中六个经济体的目标是 2060 年(中国、巴林、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泰国(2065 年)和印度(2070 年)。 进一步 13个经济体尚未提出净零目标,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然而分析表明,尽早采取更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可以促进亚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先前委托建模 亚洲实现净零排放高级别政策委员会确定 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可以使亚太地区的 GDP 比预测水平高出 6.3% 在基准情景下,同时 到 2030 年代新增多达 3650 万个就业岗位。
“亚洲气候行动基准”还强调了除净零排放之外的许多加速议程优先事项的进展领域和关键差距,包括减排目标、扩大清洁能源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亚洲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其他主要排放国之一 几乎占全球排放量的一半 绝大多数排放尚未纳入绝对减排目标 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NDC)。 这意味着 即使各国的目标得以实现,这些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 40% 以上)从现在到 2030 年仍可能继续增加。
联合国气候科学机构发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 2025 年达到峰值,才能实现《巴黎协定》中规定的 1.5°C 和 2°C 目标。
主要调查结果摘要“亚洲气候行动基准”包含在下面。 本报告补充了委员会之前的文件,“让亚洲实现净零排放”,其中提出的新模型表明,尽早采取更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可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这些分析还补充了委员会的国别报告,“让印度实现净零排放”(2022 年 8 月)和“让印度尼西亚实现净零排放”(2022 年 2 月)。
***
关于亚洲实现净零排放高级别政策委员会
亚洲实现净零排放高级别政策委员会于 2022 年 5 月成立,召集了亚洲和全球不同领域的领导人,通过研究、分析和参与紧急加速亚洲向净零排放的过渡。 其中包括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前马绍尔群岛总统希尔达·海涅等人。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担任该委员会的秘书处。 https://asiasociety.org/netzero;
媒体联系人:丽贝卡·戴维斯 | +1 212-288-6400 # 1371 | RLDavis@asiasociety.org
委员会联系人:Kate Logan | +1 215-962-8677 | KLogan@asiasociety.org
***
“亚洲气候行动基准”——主要发现
“让亚洲实现净零排放:亚洲气候行动基准”概述了亚洲经济体如何根据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于 2023 年 3 月启动的加速议程中制定的目标,采取气候行动。
本分析主要关注亚洲国家级政府可以采取的减少温室气体 (GHG) 排放的行动,包括在短期内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和减少排放。 值得注意的发现包括以下内容:
净零目标:
- 16 个亚洲经济体 — — 但该地区没有发达经济体 — — 在法律或政策文件中制定了与加速议程一致的净零目标。 排放量大并已调整目标的新兴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今年 COP28 气候谈判的主办国)和越南。
- 亚洲 44 个经济体至少提出了某种净零目标。 然而,这些经济体中只有 7 个(澳大利亚、斐济、日本、马尔代夫、新西兰、韩国和台湾)将其目标签署为法律,而另外 19 个经济体已将其目标写入政策文件。
- 亚洲 13 个经济体尚未采取行动实现净零目标。 这一类别包括一些重要的排放国,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 亚洲排放国采用的目标从 2030 年到 2070 年。虽然大多数目标的目标是到 2050 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但有 8 个经济体的目标尚未符合本世纪中叶的时间表,其中 6 个经济体的目标是 2060 年(中国、巴林) 、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一份代表 2065 年(泰国),一份代表 2070 年(印度)。
- 提交长期战略(LTS)的18个国家占亚洲年排放量(77.6%)、GDP(85.3%)和人口(75.2%)的绝大多数。
国家自主贡献 (NDC) 和减排目标:
- 11个属于G20成员或年排放量位居全球前20位的亚洲经济体被分析为“重要排放国”。 它们的排放量占亚洲排放量的85.6%,相当于全球排放量的近一半(46.5%)。 他们还占亚洲GDP的87.8%和该地区总人口的83.1%。
- 这个“重要排放国”群体中的三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符合加速议程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标准,即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有绝对目标,并涵盖所有温室气体。
- “重要排放国”群体中的发展中经济体通常不符合加速议程的国家自主贡献三项标准中的任何一项。 这意味着对全球排放影响巨大的一组经济体在排放控制方面存在严重差距。
- 解决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例如缺乏监测非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可能有助于这些经济体升级目标并填补全球排放控制的关键差距。
清洁能源
- 亚洲 33 个经济体在其国家自主贡献的最新更新中纳入了定量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 另外 20 个经济体已追求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但尚未将其纳入国家自主贡献。
- 只有十个经济体提出了发电净零目标。 该小组由萨摩亚领导,萨摩亚在其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中确定了到 2025 年实现 100% 可再生电力的目标,斐济、图瓦卢和瓦努阿图也在其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中纳入了 2030 年的类似目标。
- 新西兰是亚洲唯一提出与加速议程相一致的净零发电目标的发达国家,目标是到2035年。
化石燃料
- 只有一个国家——新西兰——兑现了到 2030 年逐步淘汰煤电的承诺,与加速议程中规定的日期一致。 然而,许多地方司法管辖区已经这样做了,包括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韩国和台湾的当地地区。
- 十多个经济体已采取一些行动来停止新的煤炭项目和/或逐步淘汰煤炭,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和越南。 然而,其中许多承诺仍然不够明确或不完整,例如允许已在筹划中的燃煤电厂继续建设。
- 六个国家支持由瓦努阿图和图瓦卢牵头的政府谈判《化石燃料不扩散条约》的呼吁。 这两个国家还作为核心成员加入了超越石油和天然气联盟,新西兰和斐济均以部分身份加入。
- 伊朗在化石燃料补贴方面处于该地区领先地位,其补贴金额是排名第三的国家中国的两倍多。 沙特阿拉伯排名第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印度尼西亚排名前五。
1695060606
2023-09-18 17: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