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

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的拿破仑和他的幕僚

让-路易斯-欧内斯特·梅索尼埃(公共领域)


战争 第六次反法同盟 (1813-1814),在德国被称为解放战争,是拿破仑战争(1803-1815)的倒数第二场冲突。 包括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英国、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和几个德国国家在内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击败了第一次法国 帝国 并开车 拿破仑 流亡厄尔巴岛。

背景

1812年,拿破仑帝国达到其最大的地理疆域,从 伊比利亚 到涅门河畔。 20年恒久 战争 建立了这个“大帝国”并极大地改变了权力平衡 欧洲。 到1812年,奥地利已四次被法国击败,沦为二流强国。 类似的命运也降临在普鲁士身上,它在 1806 年惨败后失去了一半领土,并被法国征服。

到1812年,拿破仑对欧洲的统治似乎已经不可动摇。

拿破仑成为中欧的主人,他在那里将德意志各邦重组为莱茵联邦,法国的保护国; 1807 年,一个类似的法国附庸国华沙大公国在波兰成立,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意大利也属于拿破仑的势力范围。 北部的意大利王国由拿破仑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管理,而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则由他的兄长统治。法律,约阿希姆·穆拉特。 法国吞并了低地国家,入侵了伊比利亚半岛,囚禁了教皇,并迫使俄罗斯结成不利的联盟。 到1812年,拿破仑对欧洲的统治似乎已经不可动摇。 很少有人能预料到他的帝国会在不到两年后崩溃。

当然,拿破仑帝国的第一次分裂出现在1812年之前。拿破仑将他的兄弟约瑟夫·波拿巴扶上西班牙王位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反抗法国的占领,进行了血腥的斗争。 半岛战争 (1807-1814)。 伊比利亚叛军被证明是顽强的对手,拿破仑被迫派遣数十万军队进入西班牙泥潭。 1809 年,西班牙的抵抗激起了德国和意大利的进一步叛乱; 虽然这些叛乱被镇压了,但它们提醒人们,表面之下正在溃烂的不满情绪。 但这些挫折都没有像 拿破仑入侵俄罗斯,于 1812 年 6 月 24 日推出。拿破仑和沙皇的利益冲突 亚历山大 俄罗斯一世(1801-1825 年在位)导致法俄联盟迅速恶化。 当亚历山大将俄罗斯从中东拉出时,转折点出现了。 大陆系统、拿破仑对英国的大规模禁运; 拿破仑认为这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他入侵的目的是惩罚俄罗斯并迫使其重新加入大陆体系。

拿破仑渡过涅门河,1812 年 6 月

拿破仑渡过涅门河,1812 年 6 月

未知艺术家(公共领域)

当拿破仑越过涅门河进入俄罗斯帝国时,他的大军是法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军队。 它由615,000名士兵、200,000匹马和1,300门大炮组成; 略少于一半的军队是法国人(302,000),其余的(313,000)由来自法国占领的欧洲各地的士兵组成,包括波兰人、奥地利人、普鲁士人、德国人、荷兰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 拿破仑希望赢得一系列针对俄罗斯军队的快速交战,从而迫使沙皇亚历山大坐到谈判桌前。 然而,沙皇的军队进行了战略撤退,将拿破仑引诱深入俄罗斯领土,然后才最终提出 战斗 1812 年 9 月 7 日,大陆军已损失超过 100,000 名士兵。 尽管拿破仑赢得了随后的胜利 博罗季诺战役 一周后占领莫斯科,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 莫斯科被一场大火吞噬,占领军失去了住所和给养。

拿破仑在莫斯科停留了35天,迫切希望与沙皇达成和平协议。 当很明显这种和平不可能实现时,拿破仑于 10 月 18 日下令从莫斯科撤退。 臭名昭著的俄罗斯冬天很快就来临了,大军因消耗和追击的俄罗斯军队而被削弱。 到12月初,当它一瘸一拐地渡过涅门河时,它已经损失了50万军队以及几乎所有的马匹和大炮。 在 100,000 名幸存者中,大多数人不适合战斗,这使得大陆军实际上被摧毁了。 拿破仑将残部留在波兰,赶往 巴黎,希望能够挽救政治局势。

喜欢历史?

订阅我们的免费每周电子邮件通讯!

第六次联军成立

大军团幸存的特遣队之一是普鲁士军团,根据《条约》的条款被迫为拿破仑作战。 提尔西特条约 (1807)。 它的指挥官约翰·冯·约克将军是一位渴望摆脱法国控制的普鲁士爱国者,并于 1812 年 12 月 31 日与追击的俄罗斯军队签署了停战协定。 由于担心法国的报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1840 年在位)谴责了约克的停战协定。 然而,一些普鲁士军官和部长效仿约克的榜样,放弃了对巴黎的效忠。 1813年1月4日,俄罗斯军队进入东普鲁士首都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当地当局欣喜若狂,向拿破仑宣战并开始组建军队。 腓特烈·威廉意识到,无论有没有他,他的国家都将陷入战争,因此不情愿地于 1813 年 2 月 28 日与俄罗斯人签订了《卡利什条约》。 该条约规定,普鲁士和俄罗斯都不能独立于对方与拿破仑进行谈判。

拿破仑一世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812 年

拿破仑一世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812 年

西蒙·内切夫 (CC BY-NC-SA)

自 1803 年以来一直与法国交战的英国对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前景感到高兴,并恢复了其传统的金融家角色。 英国承诺支持瑞典从拿破仑盟友丹麦-挪威王国手中收购挪威,从而诱使瑞典加入该联盟; 瑞典摄政王是查尔斯·约翰王储,原名让·贝尔纳多特,拿破仑的元帅之一。 目前,奥地利保持中立。 尽管奥地利渴望看到拿破仑垮台,但它对俄罗斯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并且不希望看到法国的霸权被俄罗斯的统治所取代。 奥地利做出妥协,提出武装调解,并承诺如果和平谈判失败,将加入联盟。 与此同时,奥地利从其军队调动了20万军队。 兰德韦尔 民兵。

与此同时,拿破仑于 1812 年 12 月 18 日抵达巴黎,即大陆军不复存在的消息公布的第二天。 当拿破仑立即宣布他将组建一支由 15 万人组成的新军队来击退聚集起来反对他的众多敌人时,法国民众对这一消息的震惊一定会更加强烈。 尽管他的大部分老兵要么忙于西班牙战争,要么埋葬在俄罗斯的冰雪之下,拿破仑到 1813 年 4 月仍设法集结了 15 万名士兵。然而,这些部队大多数是年轻且缺乏经验的应征入伍者,而且军队缺乏骑兵; 拿破仑在俄罗斯失去了几乎所有的马匹,新的骑兵马匹需要一段时间来训练。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这支军队已经足够了。 四月,拿破仑收到消息称,俄罗斯普鲁士军队入侵了萨克森,萨克森国王仍然是法国的坚定盟友。 4月25日,拿破仑接管了他的新美因军团,留下他的妻子玛丽·路易丝皇后担任巴黎摄政王。 由于玛丽·路易丝的父亲是奥地利皇帝弗朗索瓦一世,拿破仑希望这一举动能够阻止奥地利人参战。

春季战役与停战

1813 年 5 月 1 日,拿破仑渡过萨勒河,奔赴保卫萨克森。 同一天,他最信任的元帅之一让-巴蒂斯特·贝西埃在侦察敌军阵地时被炮弹击中身亡,这对法军士气造成沉重打击。 5月2日,拿破仑在吕岑战役中与9万名俄普军队发生冲突; 尽管拿破仑赢得了这场交战,但骑兵的缺乏使他无法通过追击盟军来完成胜利。 盟军撤退至包岑,拿破仑于 5 月 20 日至 21 日再次攻击他们。 包岑战役是法国的又一次胜利,尽管拿破仑再次无法摧毁盟军。 盟军撤退到西里西亚,通往柏林的道路畅通无阻。 然而,当法国元帅尼古拉斯·乌迪诺被派去占领普鲁士首都时,他在卢考战役(6月4日)中被普鲁士将军弗里德里希·冯·比洛击败。

协约国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普鲁士和俄罗斯都因吕岑和包岑的失败而互相指责。 盟军希望有更多时间增援和补给,因此请求拿破仑停战。 令人惊讶的是,法国皇帝同意了,普莱施维茨停战协定于 6 月 4 日签署,并将持续到 8 月 18 日。 迄今为止,拿破仑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四万人,他将停战视为补充兵力的绝佳机会。 但事后看来,停战对他来说是一个糟糕的举动,因为它剥夺了他利用胜利的机会,并让盟军有更多时间集结兵力。 6 月 26 日,奥地利兑现了其调解承诺,其外交部长克莱门斯·冯·梅特涅亲王在德累斯顿会见了拿破仑。 梅特涅的和平条款要求拿破仑放弃对德国、波兰和意大利的控制,并将普鲁士恢复到 1806 年之前的状态; 当梅特涅拒绝在这些问题上让步时,拿破仑勃然大怒。 “那么,你想要战争吗?” 皇帝勃然大怒,“我已经在吕岑歼灭了普鲁士军队;我已经在包岑打败了俄国人;现在轮到你了。好吧,我们在维也纳见面。” (米卡贝里泽,564)

1813 年 6 月 26 日,拿破仑与梅特涅在德累斯顿会面

1813 年 6 月 26 日,拿破仑与梅特涅在德累斯顿会面

阿道夫梯也尔 (CC BY-SA)

拿破仑拒绝梅特涅的德累斯顿提议后,奥地利于 6 月 27 日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 联盟领导人在特拉亨贝格开会制定战略。 他们决定派遣 50 万人,部署在三个主要集团军中:23 万人的波西米亚集团军,由奥地利陆军元帅卡尔·菲利普·冯·施瓦岑贝格指挥; 14万北德陆军由瑞典王储查尔斯·约翰指挥; 105,000人的西里西亚军团由普鲁士将军格布哈德·列贝莱赫特·冯·布吕歇尔率领。 每支军队都是多国部队,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 联军还推出了特拉亨伯格计划作为击败拿破仑的战略。 该计划要求盟军避免直接与拿破仑交战,而是增加对法国侧翼和交通的压力。 如果可能的话,盟军被鼓励消灭拿破仑元帅领导的部队,当他们被派去执行单独的任务时。 该计划主要由查尔斯·约翰起草,他本人作为前法国元帅,熟悉拿破仑的长处和短处。

德累斯顿和莱比锡

当 8 月 18 日敌对行动重新开始时,盟军实施了特拉亨伯格计划。 再次被派去占领柏林的乌迪诺元帅在格罗斯贝伦战役(8 月 23 日)中被他的前战友查尔斯·约翰拦截并击败。 三天后,法国元帅艾蒂安·麦克唐纳在卡茨巴赫战役中被布吕歇尔击败。 然而,拿破仑利用施瓦岑贝格犯下的错误,在大规模的德累斯顿战役(8月26日至27日)中攻击了波西米亚军团。 尽管拿破仑赢得了这场战役,并造成盟军伤亡3万,但由于缺乏骑兵,他再次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尽管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盟军仍继续遵循特拉亨伯格计划。 当法国元帅米歇尔·内伊被派去攻占柏林时,他走进了查尔斯·约翰设下的陷阱,并在登内维茨战役(9月6日)中被击败。

拿破仑的元帅们遭受的失败损失了数万军队。

盟军的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因为他的元帅所遭受的失败使拿破仑损失了数万名军队,而在盟军开始瞄准法国补给线后,他的剩余士兵则因缺乏补给而苦苦挣扎。 拿破仑先是追击布吕歇尔的军队,然后是查理·约翰的军队,但两位指挥官都成功地避免了战斗。 让拿破仑雪上加霜的是,他最亲密的德国盟友巴伐利亚于 10 月 8 日倒戈并加入了联军。 法国皇帝沮丧地撤退到莱比锡,希望在那里表明立场。

莱比锡战役,也称为民族之战,于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进行,共有19万名法国士兵和38万名盟军参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第一天的战斗以胶着告终,但到了18日,拿破仑的胜算明显下降。 他的 撒克逊人 符腾堡军队倒戈,盟军得到源源不断的增援。 当晚,拿破仑下令撤退,但他的军队在试图穿过埃尔斯特河上的一座桥时变得拥挤。 在混乱期间,一名法国下士过早炸毁了桥梁,导致数千名法国士兵滞留在河对岸,许多人被俘。 有些人试图游过河但被淹死,其中包括波兰民族英雄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王子。 法军在莱比锡总共伤亡 60,000 人,盟军损失约 50,000 人。

莱比锡战役,1813 年

莱比锡战役,1813 年

弗拉基米尔·莫什科夫(公共领域)

入侵法国

拿破仑在莱比锡的失败摧毁了拿破仑赢得战争的任何可能性。 11 月 18 日,协约国宣布解散莱茵联邦,德国各州向协约国提供军队,转而反对他们的旧主人。 渴望保住那不勒斯王国的约阿希姆·穆拉特改变了立场,加入了联军。 更糟糕的是,拿破仑的弟弟约瑟夫在维多利亚战役(1813 年 6 月 21 日)中输给了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爵士领导的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军队。 到年底,波拿巴主义的西班牙已经陷落,威灵顿的军队入侵了法国南部。 1814年2月,波尔多不战而降,向惠灵顿投降,升起了旧波旁王朝的旗帜。

1813年11月,梅特涅再次提出和平条件。 根据所谓的法兰克福提案,拿破仑将被允许保留他的王位,而法国将能够保留比利时、萨伏伊和莱茵兰,这些都是法国最初征服的地区。 法国大革命 (1789-1799)。 梅特涅强调,这是拿破仑能得到的最好条件。 这是一颗难以下咽的药丸,迫使拿破仑放弃了职业生涯的征服成果。 他拖延了太久的答复,并在12月盟军撤回报价时失去了机会。 拿破仑随后着手准备保卫法国。 为了唤起革命的爱国精神,他允许播放先前被禁止的共和国歌 马赛曲 在街头演奏并复活了旧的雅各宾派歌曲”祖国危在旦夕! (“祖国正处于危险之中!”)。 然而,经过二十年的战争,大多数法国人对皇帝的事业漠不关心。 拿破仑筹集到的大部分军队都是应征入伍的士兵,其中许多是男孩。 这些男孩士兵被昵称为“玛丽·路易丝”在签署征兵令的年轻皇后之后。

1814 年 1 月,盟军入侵法国,拿破仑坚决反击。 皇帝的计划是让盟军保持分散状态,并通过一系列快速攻击来消耗每一支军队。 1814 年 1 月 29 日,他在布赖恩战役中击败了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团,拿破仑小时候曾在那里学习。 拿破仑继续瞄准布吕歇尔的军队,在所谓的六日战役(2月10日至15日)中赢得了一系列胜利,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战役之一。 然而,施瓦岑贝格的波西米亚军团向巴黎挺进,迫使拿破仑改变战术。 3月20日,他在奥布河畔阿克里斯战役中攻击施瓦岑贝格的军队,并被击败。 三天后,盟军截获了拿破仑写给玛丽·路易丝的一封信,其中详细介绍了重要的法国军事情报。

1814 年 4 月 11 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退位

1814 年 4 月 11 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退位

Gaetano Ferri 和 François Bouchot(公共领域)

1814 年 3 月 30 日,盟军抵达巴黎; 这 城市 由法国元帅奥古斯特·德·马尔蒙和爱德华·莫蒂埃保卫。 随后的巴黎战役导致了血腥和绝望的战斗,最终于 3 月 31 日结束,元帅们接受了盟军的谈判。 由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和约瑟夫·富歇组成的临时政府开始与同盟国谈判,并说服他们恢复波旁王朝的法国王位。 与此同时,拿破仑正在枫丹白露,他的元帅们敦促他为了法国的利益而退位。 4 月 2 日,拿破仑派他的顾问阿尔芒·德·科兰古前往巴黎,提出让位给他年幼的儿子。 盟军一直在考虑这一提议,直到 4 月 4 日,马尔蒙元帅抵达盟军营地并交出了他的全部指挥权; 此后,盟军要求拿破仑无条件退位,拿破仑于 1814 年 4 月 11 日得到了无条件退位。

后果

在枫丹白露条约中,拿破仑放弃了法国王位,以换取厄尔巴岛的主权和每年200万法郎的收入。 4 月 20 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向他的帝国卫队衷心告别,然后在盟军的护送下登上了将他流放的船只。 路易十八国王抵达法国王位,1814 年 5 月 30 日签署《巴黎条约》,敌对行动正式结束。法国的疆域缩小至 1792 年,战胜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召开会议,重新绘制了法国地图。后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但拿破仑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1815 年 3 月 20 日,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并重新夺回王位。 在随后的百日王朝的高潮时期,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1815 年 6 月 18 日)中战败,并被永远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本文在发表前已经过准确性、可靠性和学术标准遵守情况的审查。

1694835414
#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
2023-09-04 08:54:24

See also  皇后区议员瓦内尔在他驾驶的飞机紧急降落在长岛时幸免于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