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萤幕亮度大战升级,峰值亮度只是行销噱头,所谓峰值亮度指的是萤幕一个区域的最高极限亮度,通常会出现在播放像是HDR 影片等特定内容时。

从去年开始,手机品牌的规格战似乎悄悄的从相机画素转移到手机萤幕亮度上,特别是「峰值亮度」这四个字,从Galaxy S23 Ultra 开始打出1,750nits 的峰值亮度后,同年发表的iPhone 15 Pro Max 峰值亮度为2,000nits,然后是Pixel 8 Pro 出现了2,400nits,接着年底亮相的小米14 Pro 峰值亮度甚至达到3,000nits,数字越喊越高,不过峰值亮度对消费者来说真的有意义吗?

外媒Android Authority 首发声指出这个问题,峰值亮度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根本毫无意义。

峰值亮度是什么?

所谓峰值亮度指的是萤幕一个区域的最高极限亮度,通常会出现在播放像是HDR 影片等特定内容时。你可以试试看,如果你手上拿的正好是可以录HDR 影片且支援HDR 播放的手机的话,对着光源录一段影片,接着透过手机相簿播放,刚刚录的那个光源通常会亮到不行,用这个超亮的区块来理解峰值亮度即可。

但峰值亮度通常只能短时间提供此高亮度,要长时间维持峰值亮度以手机来说目前是做不到的,一方面是实在太亮,观看者的眼睛可能会不舒服,二方面是萤幕维持如此高亮度温度也会跟着升高,手机过热可不是件消费者想遇到的事。

消费者该关注的手机萤幕亮度名词

那峰值亮度就毫无意义了吗?是也不是,因为峰值亮度高的面板通常品质也会比较好,日常可以使用的亮度通常也会比较高,消费者更应该关注的名词是自动亮度或是最大亮度(每个品牌使用的名称不同)。

比方说小米13T 峰值亮度可达到2600nits,最大亮度为1200nits。

自动亮度或是最大亮度指的是,当手机在高光的环境下,萤幕自动调整到最亮的那个亮度,就是自动亮度,通常会比手动拖曳亮度条还来得更亮一点点,有些品牌则是额外提供高亮度模式(HBM),不到峰值亮度那么亮,但也比最大亮度在更亮一点,这样在户外大太阳下比较好看清楚萤幕内容,不过就跟峰值亮度一样,HBM 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后就会关闭,毕竟高亮度萤幕会发热这点目前还没有解决之道。

当然对手机厂商来说,各方面的规格都是竞争之处,对消费者来说当然也乐见各个品牌竞争峰值亮度数值,毕竟产业就是有竞争才有进步,不过自己真正在购机时该注意哪些重点规格,就不一定要被这些「名词」给带着走了。

首图来源:pexels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丝团
1707310110
#手机萤幕亮度大战升级峰值亮度只是行销噱头
2024-02-07 07:30: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