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最终决定,目前被“困”在国际空间站 (ISS) 的宇航员 Suni Williams 和 Butch Wilmore 将不会乘坐 Starliner 返回,这是他们首次乘坐的载人航天器。美国宇航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波音公司没有代表出席,该公司设计、制造并运营了这艘飞船,其目标是成为美国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新“出租车”。毫无疑问,这对这家航空航天公司来说是一个打击,该公司的 Starliner 计划已经比原计划晚了几年,尽管 9 月份飞船将空无一人返回地球。
美国宇航局副局长吉姆·弗里 (Jim Free) 表示,推进器的问题涉及“团队尚未完全理解的物理过程”,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宇航局选择不使用 Staliner 飞船返回,而将威尔莫和威廉姆斯的任务延长:从一周任务延长到八个月。返回时,他们将使用 SpaceX 公司的龙飞船(该公司由一直备受争议的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担任船长),加入 Crew-9 任务,该任务已经因波音公司的测试失败而受到影响:它不得不推迟一个月,现在,机组人员也将从四名宇航员减少到两名宇航员,以便在飞船上为威廉姆斯和威尔莫腾出空间。
“太空飞行是有风险的,即使是最安全和最常规的形式。试飞本质上既不安全也不常规,”NASA 局长比尔·尼尔森说。“决定让布奇和苏尼留在国际空间站,并让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无人驾驶返回,是我们对安全的承诺的结果——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
美国宇航局太空作业任务理事会副局长肯·鲍尔索克斯表示,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他对波音公司和美国宇航局在过去两个月中飞船停靠国际空间站的工作表示赞赏。“我们在飞船进入空间站和停靠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飞船的知识。我们还将在无人返回期间继续收集更多关于星际客机的数据,并改进未来飞往空间站的系统。”
尽管如此,NASA 官员保证,该机构仍然对波音公司和 Starliner 充满信心,并且团队致力于在飞船返回地球后继续进行更多测试,这将在 9 月发生——Crew-9 任务发射的截止日期是 9 月 24 日。
“星际客机是一艘非常强大的航天器,最终这归结于对载人返回的更高确定性的需求,”NASA 商业载人计划经理史蒂夫·斯蒂奇说。“NASA 和波音团队已经完成了大量测试和分析,这次飞行测试为星际客机在太空中的表现提供了关键信息。我们的努力将有助于为无人返回做好准备,并极大地有利于航天器未来的纠正措施。”
复杂的道路
星际客机的旅程从一开始就坎坷不平:经过多年的拖延和两次无人驾驶任务(一次是在 2019 年,当时它在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途中迷路了,另一次是在 2022 年,当时它在重返大气层时遇到了问题),它终于在 6 月 5 日发射升空。在旅途中,飞船经历了几次氦气泄漏。但最令人担忧的是几台推进器失灵,这导致机组人员放弃了首次停靠空间站的尝试。
从那时起,一系列测试开始了,既在停靠国际空间站的飞船上进行,也在新墨西哥州美国宇航局白沙设施的推进器复制品上进行,以查明发生了什么。尽管波音公司在首次测试后相当乐观——他们甚至发表声明指出 8 月是返回的月份——但美国航天局一直比较谨慎。
美国宇航局的数百万美元投资
Starliner 对 NASA 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10 年初,美国航天局向波音公司投资了 1800 万美元(1650 万欧元),用于初步开发未来的航天器,将美国宇航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不再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当时只有俄罗斯的联盟号有能力将宇航员送往轨道实验室。在第二阶段,NASA 又为同一项目提供了 9300 万美元(8500 万欧元)的资金。2012 年,一项价值 4.6 亿美元(4.23 亿欧元)的新合同被宣布。
投资并未就此结束。2014 年,航天局选择 CST-100 运载火箭(当时尚未命名为 Starliner)作为商业载人运输能力 (CCtCap) 计划的主要受益者,获得了 42 亿美元(略高于 39 亿欧元)。这一金额是该机构授予第二名合同获胜者 SpaceX 的两倍,SpaceX 获得了 26 亿美元(24 亿欧元)。
虽然波音公司的声誉和经验起初似乎更有分量,但埃隆·马斯克的公司在成功发射首批可重复使用的猎鹰火箭和载人龙飞船后取得的成功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现在,SpaceX 是 NASA 的主要承包商,NASA 甚至依靠其运载工具超越国际空间站(例如,星际飞船巨型火箭被选为阿尔特弥斯计划返回月球的火箭,尽管它也被提议作为第一批人类登陆火星的交通工具)。波音公司这次遭遇的新挫折增强了马斯克在太空领域的实力。至少,他与美国航天局的联盟。
1724572469
#美国宇航局确认被困在空间站的宇航员将于 #月乘坐伊隆马斯克的飞船返回
2024-08-24 17: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