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要钢铁、水泥和铝企业仍未能实现 1.5C 目标

今天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全球许多最大的金属、水泥和采矿公司仍未能将其业务战略与全球变暖 1.5 摄氏度的关键阈值保持一致,也没有对可实现快速脱碳的绿色转型技术进行足够的投资。 世界基准联盟 (WBA) 的研究评估了铝、水泥和钢铁生产行业的全球 90 多家公司,这些公司合计占 2022 年全球能源相关排放量的 7%。 这个调查 – 对 12 家铝业公司、34 家水泥公司和 45 家钢铁生产商与《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的一致性进行了排名 – 发现这些公司在脱碳之旅中仍远远偏离正轨。 据估计,包括西麦斯 (Cemex)、安赛乐米塔尔 (ArcelorMittal)、豪瑞 (Holcim)、中国铝业 (Chalco) 和力拓 (Rio Tinto) 在内的企业集团需要在未来五年内以比目前努力快三倍的速度削减排放强度,才能与 1.5C 的轨迹保持一致。 然而,据该非营利组织称,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公司对市场就绪技术的研发投资“不足”,以使其重工业制造过程脱碳。 报告称,在接受评估的公司中,目前只有 24% 披露了低碳技术的研发支出,只有 10% 的公司披露了非成熟技术的研发支出。 WBA 强调,铝、钢和水泥是世界净零转型的关键材料,因为它们在电动汽车 (EV)、绿色住宅、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清洁技术的制造中普遍存在,并且需求因此,未来几年将会激增。 因此,WBA 脱碳和能源​​转型负责人 Vicky Sins 呼吁全球重工业制造业的公司将转型规划纳入其企业战略,为向低碳未来的转变做好准备。 她表示:“重工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并‘巩固’快速、公正的转型,但如果该行业不加快行动,它们将成为全球脱碳目标的重大障碍。” “我们需要铝、水泥和钢铁生产商的强有力的问责制、领导力和紧急行动,以确保公正、低碳的未来。” 更积极的是,WBA 确实强调了重工业部门部分地区的良好实践实例,28% 的接受评估企业制定了涵盖其所有业务部门的转型计划,而 13% 的企业制定了涵盖整个价值链的计划。 此外,23%的公司已将碳价格计算纳入其转型计划,8%的公司已与WBA的低碳情景保持一致。 但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