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宪猛打赏点燃引线统一狮完封味全龙夺胜

感谢天母棒球场以及老天爷赏脸,才得以在星期二的夜晚还有棒球赛事可看,两支前段班球队再度碰面,统一上周在投打皆表现得不理想,使得他们与第二位的胜差缩短至5.5场,本周接连面对前段班的统一,势必要在本周找回状态;而味全虽然位居第三,但也仅与第二名相差0.5场胜差,上周关键时刻都能靠者主力打者攻下分数,可惜在准备反超之时就差一步,这个系列赛对于卫冕军来说肯定至关重要。 胜骑士上周K功依旧勇猛,但控球相较前一周较不理想,最后虽然是完成一场优质先发,只可惜打线冷冰冰,最终吞下本季首败。上场面对味全缴出6.2局失5分的成绩,主要还是在要续投时遭到对方狙击,接替的投手也无法中断攻势,本场除了要注意控球外,也能注意开局的表现,李凯威、吉力吉捞面对胜骑士都相当顺手,今天分别排在一二棒,肯定就是要一拼开局就拿下分数。 王维中相较去年的表现,未有太大落差,上一场面对兄弟还是被击出过多安打,导致大量失分,另外虽然今年面对左右打时,被打击率并未有太大落差,但在被长打方面,面对右打时高达0.476需要注意,最后就是今年最多仅吃下5.2局,体力的控制也是能关注的部分。 比赛一开始,统一就有出现攻势,一出局后陈杰宪、陈镛基连线成功,双双击出安打,两出局之后陈重廷适时补上安打,帮助统一破蛋,1:0领先。 二局上半,陈重羽率先击出安打,之后靠着滚地球上到二垒,陈杰宪延续好手感,补上二垒安打,帮助队伍拿下第二分,比分变为2:0。 四局上半,首棒打者潘杰楷直接将小白球捞出墙外,这支全垒打不仅是本季第三轰,也是潘杰楷生涯面对左投的首轰,统一再添分数,3:0领先。 四局下半,胜骑士虽然开局就被郭天信敲安,但随即连续三振掉了刘基鸿、拿莫.伊漾以及郭严文,更达成了在中职生涯的100K,恭喜他。 五局上半,陈杰宪、陈镛基两位再度连线,林安可经过改判后避免一次双杀,局势变成一三垒有人,陈重廷的高飞牺牲打,让统一再下一城,比数变为4:0。 九局上半,首棒陈杰宪率先选到保送上垒,随后靠着短打上到得点圈,林安可适时击出安打,送回队友并拿下本场第五分,比数变为5: 0。 胜骑士本场表现威猛,七局的投球中送出8K,仅被对方击出四支零星安打,并未让对手出现太多攻势,而接替的牛棚同样表现出色,最终就以5:0完封味全龙,成功中止近期的二连败。 统一狮VS 味全龙数据统计1 2 3 4 5 6 7 8 9 R H E 统一狮1 1 0 1 1 0 0 0 1 5 9 0 味全龙0 0 0 0 0 0 0 0 0 0 4 0 本日统一狮投手表现投手局数被安打(HR) 三振保送失分(责失) 胜骑士(W,6-1) 7.0 4 8 2 […]

姐妹齐心球迷开心自平凡迈向不凡的柔一和黄澄澄

随着中职啦啦队受到越来越多民众关注,无论是为了展现对棒球的热情、结合舞蹈表演专长,或是期望享受观众喝采,成为职棒啦啦队的一份子,是不少女孩的梦幻职业。然而各球团招募女孩新血时,针对外型、才艺打分数外,也会审慎评估女孩的人格特质是否与自家球队文化相契合。想要雀屏中选进入这块令人称羡的领域,机率相当渺茫。一个家庭中,或是身边好友群里,有一位女孩顺利进入啦啦队舞台便相当难得。但现今中职却有一对姐妹花在看台活跃着,特别的地方在于两人不仅皆以演艺素人的身分闯荡江湖,且这对姐妹来自桃园中坜,却远离家乡以南部为事业发展重心。她们就是Uni-Girls的柔一和Wing Stars的黄澄澄。柔一从小就喜爱棒球,关注场上战况之余,瞥见了看台女孩的身影。她们的热情让柔一相当感动,借此对职棒啦啦队产生憧憬。然而求学过程中缺乏舞蹈训练经历,让柔一在迈向职棒啦啦队的路途中,仿佛输在了起跑点。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她换个角度想,决定从常人鲜少思考到的地方着手努力。柔一就读高中期间积极参与学生棒球的纪录工作,也担任过球场工读、球童和棒球营队队辅。比一般女孩了解更多棒球文化,现阶段看似没有明显的助益,但从实务学习累积下来的知识,宛如灌溉埋进土里的种子,日后将帮助种子发芽长大。到了2018年左右,适逢中华棒协再度组军CT Girls,对柔一而言是个不错的机会。她也如愿从征选中出线,之后得以在黑豹旗、U12世界杯等三级棒球杯赛,还有第二届世界棒球12强赛中亮相。柔一过去的球场经验,看似与啦啦队工作没有直接相关,却对应援时的临场反应颇有帮助,也因此她能更沉浸在全场沸腾的氛围。借着这项优势,加上柔一本身外型亦颇为吸睛,于是在众人瞩目的12强赛中,柔一就透过转播捕捉到的画面,意外成为了焦点。在那阵子不小的讨论度中,柔一惊讶之余,也感受到自己似乎离梦想更接近了。虽然从小支持桃猿,但受到2020年统一狮1比3落后下逆袭夺冠的精神感动,柔一最终以Uni-Girls的身分踏入梦寐以求的行业。和CT Girls比起来,职棒啦啦队动辄100首的舞曲,对自认舞技不够精湛的柔一来说,是等级数倍之高的挑战。于是她积极利用闲暇时间练习,来将不熟悉的舞步变得滚瓜烂熟,用勤能补拙的态度追上啦啦队学姐的脚步。对应援舞蹈逐渐得心应手后,柔一也会抓比赛空档和几位女孩一起做惊喜的搞怪动作。获得好评的同时,柔一也开始真正感受到自己的魅力。即使曾受访表示自己个性较害羞内向,不大擅长和球迷互动,柔一仍期许自己在这方面能一点一滴的进步,如同学生时期做出的诸多努力,相信今后球迷将看到柔一更多的突破。柔一秉持着水滴石穿的精神来达到目标,而她相差6岁的妹妹黄澄澄则完成了柔一童年的未尽之梦。黄澄澄国小即就读舞蹈班,国高中进入国立台湾戏曲学院,经过了相当扎实的表演艺术训练。 Wing Stars征选强调年龄不限,只要对舞台有热忱皆可参加,消息公布时黄澄澄刚从高中毕业,这样的活动仿佛是为自己量身打造。凭着年轻气盛、对舞蹈实力的自信,还有跟随姐姐脚步的成分在,黄澄澄便勇敢把握这次机会报名。带着科班经验,黄澄澄在前面的选拔阶段果然游刃有余。从复赛影片中,可以看到黄澄澄以超龄的表演功力完成每个项目,她也获得评审团青睐来到人气票选。但就在此时奇妙的风波出现了,基于姐妹情谊,柔一有次在限时动态分享Wing Stars的投票连结,透过分享资讯期望大家给予妹妹支持,却遭致网路酸民莫名批评,无端指控柔一刻意动员粉丝灌票。黄澄澄最终以中上排名晋级,虽然纯度受到质疑,但她不受流言蜚语影响,持续靠着个人实力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接下来的决选和韩国培训期,成为Wing Stars创队的一块重要拼图。如同台钢雄鹰的众多新人球员,踏入一军赛场所感受到的震撼,当Wing Stars挑选出的素人们瞬间进入大众视野,因为想要竭力做好工作的心意,纵使本身有舞蹈底子,显露出压力也在所难免。黄澄澄在女孩中年纪第二轻,却以颇为成熟的演出,以及开朗的笑容让球迷印象深刻,除了Wing Stars完整的培训发挥效果外,更重要的是她初生之犊不畏虎的精神,才能在第一个球季便带来不输资深女孩的表现,让观众好好认识自己。 Wing Stars当中,目前有一粒靠着跳叶保弟应援曲的片段迅速窜红,其他自选拔脱颖而出的女孩虽没有产生那么惊人的声量,但坚持卖力为球迷演出,人气也有机会后势看涨。黄澄澄的青春活力和专业不在话下,只待经验的累积帮助她继续成长,期待她耕耘出自己的一片田地。由于Uni-Girls和慕狮女孩的紧密合作,台钢旗下也经营了T1联盟的台南台钢猎鹰,因此柔一和黄澄澄皆有机会跨足篮球应援领域。职篮的场次和须准备的舞蹈虽不若职棒来的多,但场边应援的节奏和氛围别具特色,需要时间适应。此外职棒和职篮队伍所在城市不同,交通往返亦相当考验时间和心力。虽然Wing Stars目前尚未安排黄澄澄到猎鹰主场应援,但柔一棒篮双栖已有两年时间,也跟着慕狮女孩参与许多主题活动。相信姐妹俩将有更多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地方,协助黄澄澄日后有更加全能的表现。综观台湾职业运动,姐妹档长期活跃于啦啦队的案例为数不多,若是相隔不久之下皆得以从市井走向全台,那更是难得。柔一和黄澄澄对于两人关系相对低调,但偶然观察她们的社群动态,可以发现她们从不缺乏对彼此的扶持和关怀。这对姐妹因对运动和表演的热情,一年中花费不少心血,在充满挑战的场域追逐梦想,呈现最好一面的同时,也请球迷多给她们支持鼓励啰!想参与更多运动议题讨论?欢迎到大将军豪洨专区-什么都聊废文区、运动狂人Sports Maniαc! 1714348019 #姐妹齐心球迷开心自平凡迈向不凡的柔一和黄澄澄 2024-04-28 15:44:00

短枪状元?从热身赛数据看台钢雄鹰曾子佑- 中职- 棒球

2024年中华职棒官办热身赛在27日正式结束,中职「新同学」台钢雄鹰以3胜1和6败的战绩排名第5,雄鹰的首个一军赛季也将在本周日正式登场。官办热身赛中不乏许多亮点,其中,2023年的「状元郎」曾子佑在官办热身赛敲出16支安打,成为热身赛的安打王。 热身赛的火烫表现 回顾去年,曾子佑打了110场正式比赛,除了官办热身赛与例行赛,期间还参与未来之星邀请赛与睽违4年复办的冬季联盟。总教练洪一中认为曾子佑打击的基本功还不错,他同时也说:「他现在缺少的是力量和经验,所以我们就让他不断地比赛。」曾子佑在2023年的二军例行赛出赛78场,缴出2成97的打击率、OPS+ 103,其中,以89支安打成为例行赛的安打王。 本季中职将迎回6队开打的局面,季前的热身赛也格外受到球迷瞩目。没想到,才刚要迎接个人生涯首个一军赛事的曾子佑,居然在热身赛打出相当好的表现,热身赛曾子佑总计出赛9场,在35个打数中敲出16支安打、打击三围0.457/0.486/0.457、OPS+高达168,还写下中职热身赛最多一垒安打的纪录,成为季前状态最火热的打者。 极佳的开路先锋人选 整个2023年球季,曾子佑在官办热身赛与二军例行赛打第一棒,加起来39个打席只敲出3支安打,所以基本上都是以第二棒为主。不过今年的热身赛,曾子佑37个打席中有27个是安排在第一棒,这也显示教练团有打算将他放在球队的开路先锋,而曾子佑的几个特性,是相当适合去担任这个角色。 短期赛事的小样本数据不看的话,我们只挑去年曾子佑在中职二军78场出赛的数据,首先就是要提到他的3成23的wOBA(加权上垒率),wOBA是反映选手的长打表现和上垒能力,而且给予每一种安打和上垒事件正确的价值权重,曾子佑这个数据是略高于联盟平均的。除了能稳定上垒以外,曾子佑极低的挥空率与被三振率也让他能在打击区与投手周旋,11%的Whiff%(挥空率)与10.7%的K%(被三振率)分别在联盟PR值为91与84,可以说在这两个数据上,曾子佑都是联盟前20%以上的好手。而且单季还有着9次的盗垒成功,排名全队第一。 wOBA延伸阅读:新编版.进阶数据- 打击篇(wOBA和其衍伸数据) 曾子佑2023年二军例行赛PR表,图/野球革命 短枪、守备稳定性? 不过,曾子佑从选秀前到现在,最令人诟病的就是他的「力量」,高中就不是以「炮」为主的他,进到职棒更是明显。去年110场比赛,曾子佑只敲出3发全垒打,各项赛事的平均ISO(纯长打率)仅0.088。本季官办热身赛虽然狂敲16支安打,但有趣的是,这全部都是短程的一垒安打。不过,打击教练路易士对此并不担心,他认为,曾子佑的打击机制很好,而球队对他的规划就是保持目前的型态,他说:「只要保持正确的训练并好好累积经验,力量、经验都到位的情况下,未来会有更多长打出现。」 除了长打以外,曾子佑去年在二军例行赛多镇守游击防区,出现20次失误,守备率0.942。而官办热身赛又出现单场2失误的情况,在出赛更密集、压力更大的一军赛场,曾子佑必须拿出更稳定的表现,才能帮助台钢守住中线。 曾子佑能否在一军赛季维持火烫表现,图/台钢雄鹰官方FB 数据来源:中华职棒官网、棒球革命 想参与更多运动议题讨论?欢迎到大将军豪洨专区-什么都聊废文区、运动狂人Sports Maniαc! 喜欢我的文章的话可以给我个赞,也欢迎大家追踪:脸书:克里斯_体育_写作IG:克里斯_郭_体育与我一起聊聊体育大小事! 1711688269 #短枪状元从热身赛数据看台钢雄鹰曾子佑 #中职 #棒球 2024-03-29 03:28:00

放弃挑战美日韩职?艾士特续留中信兄弟是个怎样的选择- 中职- 棒球

去年下半季来台,一手横扫球(Sweeper)惊艳中职的艾士特,在这个休赛季传出吸引美日职球团关注,但最终艾士特没有选择『往上发展』,反而回锅中信兄弟。 相关新闻:中职》兄弟洋投不回美职续留台湾美媒:希望证明身手投回大联盟 从新闻中可以得知,即便引起多家球队关注,但是美国方面只给小联盟合约,日韩方面则是未知。那选择放弃直接去日韩挑战,在中职投出成绩后,再往上挑战,对现在的艾士特会是个比较有未来的选择吗? 续留中职,对艾士特会是一个好选择? 本就来自高阶联盟 虽然艾士特在中职结算成绩与布里悍、威能帝相比,不能算是顶尖水准。但其实在来台前,艾士特在3A的表现优异,其中每九局三振无论在3A还是大联盟都在9以上,是位三振能力优秀,夹在大联盟与3A之间的4A级球员。 艾士特来台前,就已经是4A级球员。 这样看来,艾士特在美国只能获得小联盟合约,并让人意外。那强度较与中职接近,又喜欢挖中职洋将的韩国职棒,为何挖角数据相近的威达尔,却没有找上艾士特?难道单纯是中信兄弟在钱斗中击败财大气粗的韩职球团吗? 艾士特与威达尔在中职差距不大,却不受韩职青睐。 韩职洋将基本需求:局数贡献 其实有关注比赛的球迷都知道,艾士特的球技就算到了韩职,应该能够符合基本需求。翻翻上个赛季站稳韩职的洋将,许多洋将在3A或是大联盟的表现,跟艾士特的表现差距不大,甚至有些洋投的ERA+表现,还不如艾士特。 韩职职棒的洋投水准,超过3A平均已经是基本款。 但是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家应该可以发觉,韩国在洋将的使用上相当简单暴力,不只要降低失分,更要求分担局数的能力。初来韩国的洋将,整年不吃个120局以上是很难获得续约的。 最大问题:还只是个顶尖后援 从上述可以看出,韩国职棒对于洋将的需求是稳定先发,吃下大量局数。艾士特即便在中职出赛都是先发,平均一场能吃接近6局,看起来在贡献局数上不是大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只要投超过75球,压制能力会显著下滑。 这代表艾士特在比赛中,每个打席都必须在5球内解决,才有机会以最好的状态完成优质先发。然而这点在面对中职打线都不一定能做到,去韩职挑战肯定是难上加难。 艾士特的单场续航力,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是武器库不够多元。根据野球革命纪录,艾士特最常使用的球种为四缝线速球(44.7%)和滑球(41.5%),这两种球压制力是前两名。但是使用率第三高的变速球,表现却不太理想,有12.7%的使用率,却有着.455的被打击率。 武器库的不足是一大致命伤。 变速球的威力不足,也让艾士特面对右打相当吃力。单纯从面对左右打的被上垒率来看,面对左打是优秀的.733,面对右打却会膨胀到1.300,这些数据皆显示,各队教练团可以轻松的运用代打来针对艾士特。 球种问题也导致面对左右打的差距。 而球种的不足,也让对手会更好破解。以去年逐场数据来看,中职每支球队第一次面对艾士特,能打出的安打都不会太多,但随着对阵次数的增加,艾士特也逐渐被对手摸透。 艾士特面对中职各队逐场表现。 例如乐天桃猿在第一次的对阵中,被艾士特封锁6局只敲2安打,但是在接下来两次对阵,艾士特都被打6支安打以上,吞下2败。而味全龙在前3场对决,合计20局,只敲9支安打,整条打线只能靠刘基鸿(3打点)和吉力吉捞.巩冠(1打点)来得分。后两场对阵,味全龙在9.2局中拿下8分,都足以窥见艾士特被破解的迹象。 至于艾士特只投了统一狮一场,是7局失1分的优质先发。富邦悍将方面,虽然有越打越好,不过一直跑不回本垒,导致对战上垒率虽然与味全龙差不多,但对战ERA仅有1.76。 1708489154 #放弃挑战美日韩职艾士特续留中信兄弟是个怎样的选择 #中职 #棒球 2024-02-21 04:08:00

高中毕业打职棒OR去大学社会队磨练?谈谈两种进入职棒路径的好与坏

高中毕业打职棒优点1:职棒竞争强度高,能够刺激球员成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天择说适用于任何有竞争的环境,常常看到许多国内的新闻专栏用耸动的标题像是「xxx20岁就遭职棒释出,球员时期苦无上场空间」等等试图导引出这些选手年纪轻轻就遭淘汰很可怜或者是球队给的机会不多的风向,但个人只能说只要职棒环境越好,选手素质越整齐这种现象只会是常态。国外像是日、韩职或是小联盟早早就是这样的大炼蛊,日职有一大票育成或是后段选手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就遭到释出,小联盟更不用说,除了环境刻苦之外数不清的选手在不到18岁的年纪签下,然后20岁左右不见起色就遭到淘汰,只有少数在竞争环境中存活下来的能往更高层级挑战,但国外媒体几乎不曾看过有像台湾「xxx20岁就遭职棒释出,球员时期苦无上场空间」之类的报导出现,这可以代表中职过去的环境是有多舒适了。高强度的竞争可以刺激出球员们的无穷潜力,自主训练之争也是现在职棒球员如火如荼上演的戏码,「有没有看过凌晨xx点的斗六」、「有没有看过凌晨xx点的屏东」都时有所闻,除了球队安排的团练之外,现在的球员大部分都会在球队的训练基地针对弱点进行加训,像是常常听到特打、特守,或是与部门教练进行特制菜单训练。季末同样也是另一个战场,有揪团的冬季训练营,或者是到坊间的体能训练中心和运科基地进行一系列的强化,只要任何一刻出现松懈或者侥幸心态,就容易被其他好手超越。动力永远都是进步最重要的元素,因为强力的竞争逼迫选手去训练进步、磨炼心智,对于高中毕业就投入职棒的选手来说,相较较松散、强度低的大专棒球,可以提早接受更高程度的竞争并且在更早的年纪在球技上获得突破。 2:职棒高强度的赛事可以提早累积经验和修正缺点这是高中毕业进入职棒另一个明显的优点,近年因为绝大多数好手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职棒,因此让中职强度跟社会人杯赛和大专联赛强度相比可以说是越拉越开。从近年的季中二军业余交流赛或是高中球队屡屡打败大学队还有去年冬季联盟的U23培训队可以看出,大专、社会人联赛的强度是严重不足的,因此透过实战获得进步效果可能远远不及职棒。中职虽然现阶段实力不如韩、日职,但是来到一军舞台还是有很多机会碰上高阶洋投,现在的中职高阶洋投大多都是现役3A好手或者是在韩职有固定轮值的资历,提早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对手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且有更明确的进步方向。以这点来说个人认为野手比投手更有感,相较于投手,野手的养成更着重于大量的实战对战经验,主因在于投手在投球时是主动方、野手打击则是被动方,野手有再好的静、动态天赋,挥棒再怎么漂亮,如果无法在实战当中准确击球打出安打,那么这些stuff都是空谈,另外发球机也跟真实投手投出来的球有着天壤之别,因此需要透过大量实战获得与各型态投手的对战经验,抓到最合适的击球timing、适合攻击的球种、位置等等,所以在各国职棒的养成当中常常听到要喂PA,但较少听到要给投手喂局数。这里就要举岳政华、刘基鸿作为例子,两位都是顶尖高中生毕业后就进入职棒,第一年透过训练强化身体素质让他们能够衔接高强度的中职一军赛事,而两人在挥棒数据、身体素质都有过人之处,然而来到一军战场之初也是被一军等级的投手(尤其是洋投)杀的不要不要的,但这些经验都成了他们成长的养分,经过时间的累积,两人都逐渐成为球队当中不可或缺的强打,面对高阶洋投也不像过往那样畏惧,今年两人有不少全垒打都是攻击洋投的。年纪上分别是22、23岁的他们,倘若先读大专再打职棒,缺乏提前与这些高阶洋投对战的经验,同年纪的成长高度恐怕没有现在来的高。 3:职棒球团有更好的团练环境与纪律现在的职棒球团大部分都有自己球队的训练基地,再加上教练团的养成计画还有部门分工上都有一定的系统性,让新人球员拥有更有效率的团练环境,虽然最终能否成功还是要看个人造化,但在职棒环境能够获得最基本盘的训练量,不至于虚度时间、两手空空。另外就是纪律的部分,虽然不像大多青棒球团采取军事化管理,但职棒球团都有十分严谨内部管理系统,再加上球季、团练期长,大多时间都是团体行动,相较较为自由、个人时间长的大学能够减少年轻球员玩日愒岁的情形。缺点1: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三级棒球过往许多球队在训练还有观念养成上全程都会由教练一步步指导学生,不过进入职业舞台后,球团虽然会给予训练菜单或是球队有团练时间,然而想要在职业舞台站稳脚步并击败竞争对手,只会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自主思考能力才行。所谓自主思考能力是什么,就是选手为主、教练为辅的想法,能够知道每阶段缺乏的还有需要达成的任务是什么,各训练项目主要的含义在哪,并且统整出属于选手本身最有效率的训练方式,而教练的作用就是针对选手提出的想法给出专业建议,另外在选手遇到瓶颈时伸出援手。过往开放高中生投入选秀之后,蛮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相较于大专毕业的选手比较容易出现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迟迟找不到方向的选手,像是前兄弟队投手潘韦辰在近期的访谈就有提到:「进职棒心理层面还没准备好,想法常钻牛角尖,且仍用高中那一套做训练,强度完全不够,如果当年心智够成熟也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如何训练,应该能在职棒多投几年。」,另外前统一狮队投手黄靖帏也有说过:「当初高中生打职棒几乎没有前例可循,也没有导入运动科学,进狮队失去方向,直到被释出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深刻体会不是傻傻地练就会有成果。」 这些选手的特征是为了证明自己会在团练时间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并且会吃下所有教练给的训练菜单,有时还会意气用事超量训练,但无法理解这些练习对于技术层面提升的实质作用在哪,当进步不如预期时会告诉自己「努力还不够再练就好」,接着就继续埋头向前冲,这样的恶性循环让选手们信心逐渐被消磨殆尽,也慢慢对练球失去热忱。不过近年来基层环境的转变也让许多选手从青棒时期就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主要的改变有包括教练、网路资源、私人训练,年轻一辈的教练从日常的训练就会开始让选手学会思考何种训练对本身最有效率,并且对于训练的看法有更多的双向沟通,不会一味的给予指示并叫选手需绝对服从,网路资源部分则是现今网路有相当多训练相关的影片、课程可供参考,在家里也可以透过网路获得大量知识,最后就是私人训练,国内的私人体能训练中心、运科基地近年都有努力在向下扎根,与多所高中进行产学合作,让选手们能在更早的阶段就获得更多运科、进阶体能训练的观念。现今有不少对训练很有想法的高中毕业选手因此进入职棒以后因缺乏自主思考能力而快速遭到淘汰的问题在近年来是有在慢慢改善当中的。 2:若遇到养成体系混乱的球队,易遭摧毁高中生选秀进来的新秀相较于大学、社会人不管是在身材、技术上完成度都低不少,除了少数像廖健富、林承飞能够一进来就成为一军即战力,其余高中选秀好手大多都要历经一段可长可短的养成期,因此这段时间球队的养成体系就会是一大关键。不管是哪个职业运动都常常听到「养坏」或者是「新秀坟场」,在众多原因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养成体系的混乱,教练团队、高层有诸多的派系,彼此的执教风格大相径庭,对于技术上的指导也是众说纷纭,彼此之间无法有效整合,另外团队成员、体系年年都在大搬风,让选手们无所适从,常常某个训练模式练到一半又要砍掉重练。以中职为例近几年养成体系混乱的著名例子大概就是2017-2019年的中信兄弟还有成立后直到现在的富邦悍将,2017年开始中信兄弟启动了洋教练计画,试图把中信兄弟变成一支台版的「MLB」球队,也因此诞生了中职极少数的白人总教练史奈德,除了史奈德之外还有像是鋭威、马盖瑞、霍尔、列斯特等等外籍教练,只是这时悲剧发生了,这群洋教练团摊开来各个都是具有多年执教实绩的教练,但他们的共同点除了都讲英文和会打棒球外,执教风格、技术的看法都大不相同,另外语言沟通、教练无法久留等问题层出不穷,进入了一段长久的养成体系建立实验室的时代。这段时间洋教练人选几乎年年都在大搬风,训练方法也是一变再变,2018年史奈德团队甚至让整队参与中职初的亚历桑那春训,但事后来看除了烧钱和享受美国观光外没有太大的好处,经过了一连串的洋教练大炼蛊,中信兄弟在2020年终于确立了专属球队的养成体系,之后除了一军总教练经常有变动外,其余的部门教练大致人选都以定下,各部门间的沟通、默契也越来越顺畅,对于养成也都有一致的看法。至于富邦悍将的话已经有不少专栏和新闻都有关于养成体系混乱的相关报导,因此这边就不加赘述,只能说富邦悍将到现在还是看不出一个明确的养成体系,或许是发现养成高中生不易,因此这两年富邦除了那种超大物高中生外,选秀策略明显变成选择大量大社好手。 3:选手本身身体强度不足,或球团揠苗助长导致受伤出现这是另一个高中毕业投入职棒的隐忧,职棒在整个训练上还有赛事的密集程度和强度相较青棒都是三级跳,因此相当考验身体素质。首先是选手本身身体强度不足的问题,虽说高中毕业后的选手在进入职棒之后的头几年球队都会安排阶段性的重训课表,也不会有太密集的实战让球员能先专注在强化身体素质,然而并不是所有高中毕业的选手能够吃下职棒等级的训练菜单,常常在训练过程当中出现受伤的情形,让成长进度不断延后,除非是超大物新人,如果迟迟无法在实战做出贡献,可能会早早离开舞台。因此在高中毕业后投入职棒前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身体强度是不是已经足够,如果不足可以选择先到大社让身体素质提升到一个标准后再到职棒进行更高强度的挑战。前面比较属于选手错估自身身体素质的情况,后面这项就属于球团的规划问题,有些教练迫于战绩、饭碗的压力,会强行推上身体强度还不够的高中毕业选手在一军舞台大量出赛,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RUSH」,这个在开放高中毕业选秀后的头几年比较常遇到,因为当时的中职对于养成比较没有概念,再加上各球队在球员深度上都严重不足,除了一军的绝对主力外,许多高中毕业选手实力上比一军板凳、1.5军选手还要强,为了球队战绩只好让这些高中毕业的幼苗直接在一军担任主力。著名的例子有2014年高中毕业后首年就扛轮值的王则钧,第一年就吃下多达73.2局的局数,结果后面因为受伤导致投球机制走钟,球速也一度下滑到130公里,虽然后面有修到140公里上下,但再也没有在一军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再来是隔一年总冠军赛就担任主力牛棚的杜家明,后来也是受到大量伤势困扰球速仅剩不到130公里,好在转任野手后找到职棒生涯的第二春,今年预计也会是台钢雄鹰的中心打者。近年来随着每支球队逐渐重视养成,另外对于选手的身体素质评估上有所进步的情况下,揠苗助长的现象有明显减少,除了少数身体素质极佳的高中毕业好手像是曾峻岳能够立刻在一军做出贡献,其余选手菜鸟年多半是在二军练功。去大学社会队磨练优点1:时间弹性大可花费大量时间自主训练,另外培养自主思考能力这是与高中毕业进入职棒的一大差异,职棒虽然还是有自主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但球季当中还是团练和比赛占据多半时间。反观大学、社会人赛程十分松散,球队也较少团练的时间,因此腾出非常多时间让选手得以安排自主训练的课表,由于没有教练介入,对于训练的计画、阶段性的任务都要由选手本身去摸索,也就是说可以同时培养前面提到的自主思考能力。近年来台湾球界进步最多的地方在于私人训练这一块,而改变的第一步是许多体能训练中心的出现,教练多半都是去国外取经多年的海归派,核心概念是透过科学化的重训大幅改变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提升运动员的表现,在棒球界体能训练中心真正打响知名度的是刘致荣的横空出世,刘致荣在高中时期就是运动天赋顶级,投打两端都具备未来性的好手,只是高中毕业时实战球速最快大约在145公里上下,之后大学一开始陷入受伤低潮,为了突破瓶颈刘致荣来到黑山羊训练中心寻求突破,过人的身体素质搭配超人般意志力,刘致荣吃下了一般球员都大喊吃不消的可怕菜单,大三再度看到他时完全脱胎换骨,球速频频飙破155公里,顿时成为国内最火红的棒球选手。有了刘致荣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球员登门造访,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天花板突破的例子,现今体能训练中心可说是蓬勃发展,棒球比较知名的有前面提到的黑山羊或者是状猿工作室还有魄疯体能训练中心等等,只要有心挑战职棒的选手基本上都有在体能训练中心进行身体素质的增强。而在国内棒球训练更进一步的改变是在运科基地上,同样也是以科学化训练作为主轴,但相较于体能训练中心,运科基地的特色在于投球、打击机制的影像分析还有使用多项仪器测量投球、打击数据,并且针对数据上的不足做机制方面的修正,有些运科基地会融合技术上的运科分析还有体能训练,像是美国著名的driveline就有分为投球、打击、体能训练部三部门。国内近期在运科基地较著名的是由前味全龙教练张立帆主导的富尔升棒球学院,还有由谢长亨创立的贝思沛拉棒球学院,两者都有做出不错的口碑。回归正题近年来有非常多成功案例是循以下的模式,高中毕业后不投入职棒,主要目的并非参与大社赛事,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在体能训练中心、运科基地寻求体能、技术上的突破。而走这模式的选手有不少高中时期是默默无闻,在接触这些训练后进步神速,后来也成功进入职棒,此成功模式绝大多数都是投手,像是味全龙队的陈冠伟、姚恩多,富邦悍将李子强,台钢雄鹰陈柏清,乐天桃猿林华伟、曾家辉等等。缺点1:大、社联赛强度低、赛事少,磨练效果欠佳台湾目前大、社联赛的强度可以说是相当低,除了合库、台电大概有中职1.5-2军水准外,其余球队整体强度甚至不如一些青棒强权,这对野手的伤害比投手来的更大,前面也有提到野手最重要的是透过实战成长,一直面对强度低的投手,野手并没办法在打席当中学到太多东西,实战成长的幅度远不如高中毕业就进职棒的好手。而针对这点短时间内应该是没有解决办法,毕竟台湾的棒球人才库就有限,再加上是采取体保精英制,不像日本棒球是社团、俱乐部性质,因此棒球好手遍布全国,光是甲子园的出场校数就够吓人,日本在高中毕业后进行完第一波选才,大学、社会人、独立联盟都能够出现另一波实力同等的人才,各联赛的强度都能维持在一定水准,看看去年冬盟社会人二军完全虐菜就可以知道。目前唯一能做的应该就是增加与职棒二军的交流或者去参加较为小型的国际交流赛等等增加与高阶对手的对战经验。像过往这种与NCAA明星的对抗赛是不错的(现以改成以合库台电选手为主的中华队去交流) 2:大、社自由度高,容易怠惰、荒废非体育班的一般生,国中、高中时期都需要每天上八小时以上的课,下课后紧接者是补习班报到,周末持续泡在图书馆或自习室,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而进入大学后课表上不在受到如此拘束,早八就喊痛苦,另外各种夜唱、夜游、系上活动何乐不为。更何况是纪律、练球更为严谨,军事化管理的棒球好手,一到大学解开束缚后,成为脱缰野马的选手不计其数,作息日夜颠倒,另外在训练上不再像过去那样要求,最终就出现球技荒废的现象。已经看过许多高中毕业后选秀新闻时提到:「去大学磨练球技,我将维持一贯训练态度,现阶段暂不考虑职棒」,结果过了几年成为了在大专联赛都缴出平平成绩,身材也略微走钟的平凡选手。面对诱惑多、难有动力的大、社生活,自律能力的考验同样困难。结论纯属个人看法,以现在的中职来说如果是野手高中毕业后不用在意轮次可以大胆投入选秀,但如果是投手的话,以近年的养成效率与能力,除非是天赋超好的大物投手,要不然先去大学、社会人强化身体素质和接触大量运科、体能训练1-2年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私人中心对于投手养成的效果比一些职棒球队好,受到刺激的职棒从今年开始在春训阶段就与运科合作,像是乐天桃猿、统一狮、台钢雄鹰都有邀请贝思沛拉学院进行运科检测和制定训练菜单,中信兄弟也请了运科专长的丹尼尔担任打击教练,味全龙则持续维持用运科进行训练,至于富邦目前是没听说跟运科有合作。高中毕业生投入选秀后今年即将迈入第11个年头,回顾这11年刚好是从中职环境最差的时代慢慢扭转颓势,到现在回归六队荣景,而在高中生养成上也是逐步的在进化当中。职棒球团的养成体系进步、三级棒球教练的汰旧换新、私人训练机构的窜起都是让国内棒球选手不断进步的原动力,从基层开始维持好的养成管道让现在的中职选手不管是在质与量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好。现在的中职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联盟的顶尖选手在进步上难有更进一步的突破,相较于韩国,中职还是鲜少有选手可以挑战更高层级的职棒殿堂,因此这是接下来可以努力的方向,如何透过训练或是举办交流赛增加选手曝光度及实力,输出选手到日、美职挑战,等到有较多成功案例时能让留在国内的球员更有动力进步,甚至有机会留下更多超大物高中生。封面图取自运动视界图辑 1706064502 #高中毕业打职棒OR去大学社会队磨练谈谈两种进入职棒路径的好与坏 2024-01-23 1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