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文:詹姆斯.菲茨杰拉德(James FitzGerald),BBC新闻 唐纳.川普(Donald Trump)即将重返白宫,他承诺将会在移民、经济和乌克兰战争等议题上采取行动。 随着他所属的共和党重新控制回参议院之后,他的政治议程在国会中似乎会获得不少支持。 在他的胜选演讲中,川普誓言将「我将以一个简单的座右铭来执政:做出承诺,信守承诺。我们将会兑现我们的承诺。」 但在某些情况下,他对如何实现目标并未给予更详细的说明。 在2023年接受《福斯新闻》采访时,川普被问到会否滥用权力或针对政治对手时,他回应说不会,但除了当选的第一天。 他说:「不,不,不,除了第一天外,我们要关闭边境,然后不断进行(石油)钻探,钻探,钻探。在那(当选的第一天)之后,我就不是一个独裁者。」 1. 驱逐无证移民 在竞选期间,川普承诺将会进行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无证移民遣返行动。 他还保证将完成他在第一任期内开始修建的美墨边界围栏。 在拜登–贺锦丽政府执政的去(2023)年年底,美国南部边境的越境人数创下纪录,之后在2024年有所下降。 专家向《BBC》表示,按照川普承诺的规模进行遣返行动,将会面临巨大的法律和后勤挑战,并可能会拖慢经济增长。 2. 经济、税收与关税措施 据出口民调数据显示,经济是选民关注的关键议题。川普承诺将会「结束通膨」。在拜登总统任期内,通膨率曾攀升至高位,随后才有所回落。不过,总统直接影响物价的权力有限。 川普还承诺会进行大规模减税,延续2017年的税改措施,并提议对小费免税、取消对社会保障收益的税收、削减公司税。 他计划对大多数外国进口的商品征收最少10%的新关税,以便缩减贸易逆差。 他表示,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可能会额外征收60%关税。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这些措施可能会推高物价。 3. 削减气候法规 在川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川普撤销了数百项环境保护措施,使美国成为首个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国家。 这次,他再次誓言会削减法规,特别是以此来帮助美国汽车产业。他不断抨击电动车,并承诺会推翻拜登鼓励转向更清洁能源的目标。 川普承诺将会增加美国化石燃料的生产,誓言上任第一天就要「不断钻井」,而非偏重于风力等可再生能源。 他希望开放北极荒野等地区进行石油钻探,认为此举能降低能源成本,尽管分析师对此持怀疑态度。 4. 结束乌克兰战争 川普批评美国在支援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战争上,花费数百亿美元,并承诺会通过协商在「24小时内」结束这场冲突。 不过,他并未表明认为哪一方应该做出让步。民主党人则表示,这一举动将助长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的气焰。 川普希望美国逐步脱离国外的冲突。对于加萨战争,川普表态自己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但也敦促这位美国盟友结束其军事行动。 他还承诺会结束黎巴嫩的相关暴力冲突,但未有详细说明具体措施。 5. 不设堕胎禁令 川普在与贺锦丽的总统辩论中表示,他不会签署全国性的堕胎禁令,这与一些支持者的意愿相悖。 在2022年,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堕胎为宪法所保护的权利,此时最高法院中保守派法官占多数,这也是川普第一任期的结果。 生育权成了贺锦丽竞选的关键议题,在选举当日,多个州份通过了保护或扩大堕胎权的措施。 川普本人经常表示,各州应该有权自行决定堕胎法律,但他一直未能厘清自己的立场并给出一致的讯息。 6. 赦免部分「1月6日骚乱」参与者 川普表示将「释放」,一些因2021年1月6日在华盛顿特区参与骚乱而被定罪的人。当时他的支持者冲击国会大厦,试图阻止拜登在2020年选举中的胜利。 该次暴力事件被指责造成了数人死亡,川普也被指有份煽动此次骚乱。 他一直试图淡化这次骚乱的重要性,并将数百名被定罪的支持者塑造成为政治犯。 他持续表示,其中许多人是「被错误地监禁」,但也承认「有几个人,可能确实失控了」。 7. 解雇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史密斯 川普誓言一上任就会「在两秒内」,解雇资深检察官史密斯(Jack Smith),他目前正主导对川普的两项刑事调查。 特别检察官史密斯指控川普试图推翻2020年大选结果,并涉嫌不当处理机密文件。 川普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并设法阻止这些案件在选举前开庭。他表示史密斯对他进行了「政治迫害」。 川普将会成为首位有刑事定罪的总统重返白宫,此前他在纽约因伪造商业纪录而被判有罪。 本文经《> 中文》授权转载,原文发表于此 […]
TNL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文:碧嘉兰(Laura Bicker),BBC驻北京记者 在中国,人们带着极大关注和些许焦虑来追踪美国大选。无论谁入主白宫,他们都担心国内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都不希望看到战争。」北京市民向先生说。公园里的音乐进入高潮,附近的舞者优雅地与舞伴转动着。 他和其他长者经常聚在日坛公园跳舞,这里距离美国驻中大使馆仅几百公尺。 除了新舞步,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也是他们的心头大事。 这次选举正值两个超级大国在台湾、贸易和国际事务问题上的紧张态势升温之际。 「我很担心中美关系变得紧张,」60多岁的向先生说,「我们想要的是和平。」 图片来源:BBC 新闻 孟先生希望川普获胜。 公园里的群众聚在一起听这段对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全名。这是一个可以谈论美国总统的国家,但批评本国领导人可能会带来麻烦。 他们说自己担心战争,不仅是中美冲突,还有目前中东和乌克兰战争局势。 另一位70多岁的老人孟先生说,这就是他希望川普赢的原因。 「虽然他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但他不希望发动战争或打仗。拜登(Joe Biden)发动了更多的战争,所以更多的普通人不喜欢他。正是拜登支持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他说。 在旁边拍舞蹈影片的姐妹也加入讨论,其中一位说:「川普(Donald Trump)在电视辩论中说,他上任后24小时就会结束乌克兰战争。」 她续说:「关于贺锦丽(Kamala Harris),我对她了解不多,我们认为她跟支持战争的拜登走一样的路线。」 图片来源:BBC 新闻 他们的意见呼应了中国官媒所传播的讯息。 中国呼吁国际社会通过谈判实现加萨停火,同时与其所谓的中东「阿拉伯兄弟」紧密合作,并迅速谴责美国对以色列坚定的支持。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联合国表示,中国正在发挥「建设性作用」,他指责华盛顿「为了一己私利而利用局势」。 尽管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在美国大选没有心仪人选,但许多人都会同意,对中国民众和国家领导人来说,贺锦丽是个未知数。 但也有人认为,在中美最大冲突点之一台湾问题上,她会比川普更可预测。 「我不喜欢川普。我不认为中美之间会有好的未来——问题太多了,全球经济问题,还有台湾问题。」一位4岁男孩的父亲在公园家庭乐时说。 图片来源:BBC 新闻 他担心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会引发冲突。 「我不想这样。我不希望儿子去当兵。」他一边说,年幼的儿子一边嚷着要再上滑梯。 北京声称自治的台湾岛是中国领土,习近平说统一是「历史的车轮谁都无法阻挡」,不排除以武力收回台湾。 美国与北京保持官方关系,并在其「一中政策」下承认北京为唯一的中国政府,但它仍然是台湾最重要的国际支持者。 在《台湾关系法》之下,华盛顿可以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拜登也曾表示美国将军事保卫台湾,打破了被称为战略模糊的立场。 贺锦丽没有走得那么远。相反地,她在最近一次访谈被问到此议题时表示「承诺所有国家的安全与繁荣」。 川普则较重视交易,而非外交。他说台湾应支付保护费。 「台湾从我们手中抢走了我们的晶片生意。我的意思是,我们有多愚蠢?他们非常有钱。」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台湾应该为我们提供的防卫付钱。」 受访者最大的担心之一是,这位前美国总统明确表示会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 这是许多中国企业目前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中国正努力制造足够的商品,以出口拜托经济衰退。 中国官员对于川普发起的贸易关税感到愤怒和蔑视。 拜登也针对中国电动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北京认为,这些举动试图遏制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 BBC 新闻 上一次习近平和川普在北京会面发生在2017年。 「我不认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会有任何好处。」向先生说。他和很多中国民众想法一样,认为关税会打击美国人民,增加普通人的生活成本。 很多年轻一代在爱国的同时,也崇尚美国潮流和文化——这也许比任何外交手法更有力量。 在公园里,20岁的莉莉和22岁的安娜从抖音接收新闻资讯,谈到中美竞争关系时,她们呼应了中国官媒的论调,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豪感。 「我们的国家非常繁荣强大。」她们穿着汉服说。 她们说自己爱国,但同时也喜欢《复仇者联盟》,尤其是《美国队长》。美国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也在她们的音乐歌单上。 像17岁的露西这样的少女,希望有一天能到美国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