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探索水星获得的七个最惊人的发现

看起来,距离太阳如此之近的水星本应是一颗死行星。科学家们认为,这颗仅比地球的月球略粗的岩石块,在太阳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必定会被摧毁得寸草不生。这是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水星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接近 600 摄氏度,即 1,100 华氏度。 但事实证明,水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这颗充满活力的行星隐藏着比科学家最初认为的更多的惊喜。水星上仍然存在稀薄的“大气层”、磁场和大量挥发性化合物,而科学家通常将这些特征与较大且距离太阳较远的行星联系起来。 “我们原本以为这颗行星被碾碎、加工过——它被烤熟了,”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 Deborah Domingue 说道。现在,她说,过去几十年的新观测让科学家们有充分的理由改变他们对水星的看法。“有这么多有趣的证据表明,水星并不是一块干涸的石头。”首先,水星上仍然有冰块。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任务成功抵达了这颗 Swift 星球。第三个任务是日本和欧洲航天局的 BepiColombo,目前正在途中,将于 2025 年底抵达。虽然这些地面观测和现场任务只是触及了表面,但它们帮助我们澄清了我们对水星神秘感的许多最初误解。以下是迄今为止关于水星的一些最惊人的发现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汞是金属 水星的核心很大,而且主要由铁组成,这解释了为什么该行星的密度如此之大。 Dorling Kindersley 通过 Getty Images 提供 水星可能很小,但很重。虽然它的直径仅比月球大一点,但水星的质量却是地球天然卫星的四倍多。事实上,水星是第二大质量行星。密度最大的行星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 该行星的极端密度来自于它有一个很大的铁核,其质量约为 占地球体积的 60%相比之下,地球核心的体积仅占约 15%。 异常的内部结构引发了关于水星诞生的多种理论。科学家认为,早期水星的外层可能是 被太阳蒸发掉 或被太阳风吹散。或者这颗年轻的行星可能被一个大型撞击体撞击,剥离了大部分较软的外层,留下了较坚固的内核。由于部分地幔和地壳至今仍存在,这表明碰撞可能不是正面撞击,而是擦肩而过,保留了水星的一些原始层。 内部搅动产生磁场 来自水星表面的微磁场信号证明其早期历史上存在全球磁场,并且这种磁场至今仍然存在。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可视化工作室 首次前往水星的飞行任务“水手 10 号” 1973年推出 并发现水星仍然保持磁场。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他们曾认为如此小的行星会迅速冷却,其内部会凝结,从而失去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磁性。磁层的存在意味着水星核心的一部分仍在搅动。 水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弱 100 倍左右。缓慢的磁场意味着该行星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尾声,即将变成像火星一样的死行星。 2010 年代,第二次水星探测任务“信使”号记录了该行星的磁场失衡情况。磁南极并不位于地理南极上,而是几乎位于行星的中心。 研究行星的航空航天工程师安东尼奥·热那亚 (Antonio Genova) 表示,磁场可以让我们一窥行星的内部,并了解它的历史,暗示着数十亿年来行星内部旋转的速度减慢了多少。 大地测量学 罗马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他的团队将利用当前的贝皮科伦坡返回任务进一步探究 地下秘密 水星。 这颗行星有一层稀薄的“大气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