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揭示古代非洲社会如何应对流行病

时不时就会出现一场流行病,彻底改变人类社会。 黑死病 (1347 – 1351)是其中之一; 西班牙流感 1918 年的疫情是另一个例子。现在又有新冠肺炎。 考古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古代人群的疾病。为此,他们考虑了一系列证据:定居点布局、墓葬、陪葬遗骸和人类骨骼。 例如,由于考古学家 我们知道 流行病的破坏性影响促使人们在公元 14 世纪初放弃了加纳阿克罗克罗瓦的定居点。南非林波波河谷的一个废弃定居点现在已成为马蓬古布韦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其中约有 76 个婴儿埋葬点 建议 公元 1000 年后,一场流行病袭击了那里的人们。 社交隔离 在 COVID-19 疫情期间,隔离已成为口号。从考古学中,我们知道,同样的做法在历史上的非洲社会中是管理疫情的关键部分。在今天的津巴布韦,17 和 18 世纪的绍纳人将患有传染病(如麻风病)的人隔离在 临时居住建筑。这意味着很少有人会接触到病人。在某些情况下, 尸体被焚烧 以避免传染疾病。 灾难过后,人类往往会放松下来,转移优先事项。考古学家收集的数据表明,土著知识体系如何帮助非洲古代社会应对疾病和流行病的冲击,这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为现代社会应对同样的问题提供不同的准备。 社交距离和隔离 研究 K2 早期城市定居点(属于马蓬古布韦世界遗产的一部分)的考古发现,为人们了解古代流行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居民 K2 的 (可追溯到公元 1000 年至公元 1200 年之间)以农作物种植、畜牧、冶金、狩猎和从森林中采集食物而繁荣。他们拥有发达的当地和区域经济,为印度洋沿岸的国际交流网络提供信息。东非的斯瓦希里城镇充当了沟通的渠道。 K2 的考古工作 裸露 墓葬数量异常高(94 具),其中 76 具属于 0-4 岁年龄段的婴儿。这意味着 死亡率为5%。现场证据表明,这些墓葬被发现的时间与该定居点被突然废弃的时间大致相同。这意味着疫情促使该社区决定转移到另一个定居点。 转移到非洲的另一个地区, 考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