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会成为俄罗斯下一个目标?俄国于摩国东部设大选投票所,引政府抗议-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4年1月8日星期一|外商音译 今天和几个兴趣同样是军武的朋友,聊到几家有在做军用航空的航空大厂名称与其翻译方式。 说到航太国防产业,美国有波音、诺斯洛普—格鲁曼、通用动力、洛克希德—马丁等;前苏联与现在的俄国有米格、苏恺、图波列夫等;英国有英国航太系统(BAe Systems);法国有空中巴士国防集团、马特拉、达梭;义大利则有制炮名厂OTO;日本有三菱、新明和工业;南韩有KAI;我国则有汉翔。 这些厂商除了使用缩写(OTO、KAI)或是日本、台湾等本来就是汉字名称的公司不必翻译之外,其他厂商的名称或多或少都会有翻译上的问题,其中也包括两岸或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翻译差异。 举例来说,航太(Aerospace,航空与太空)在对岸称作航天,所以显然英国航太的翻译到了中国简中就会不一样;俄国与其他西里尔字母国家的国防大厂,其译名会因为台湾繁中大多以英文拼法翻译、中国简中大多以俄文翻译而有出入(例如苏恺会变成苏霍伊)。 此外,其机型型号当中的制造商简称,台湾会用英文字母拼写苏系武器的型号,简中则会使用中共教育律定的俄文字母转换用字(例如Tu-160与图-160) 。 在这些用语的处理上,笔者最近正好在翻一本和战斗机有关的书,就面临另一种可能有两岸用法差异的状况:简称。 简称是一个很难确定到底是不是中国用语的东西。一方面在中国简中「简化」的基本教义下,他们确实比我们更有动机去做一些——尤其是过当的简化;可是反过来讲,同为田园诗人的王维和孟浩然被并称作王孟、李白和杜甫被并称作李杜,这些可不是中共政权成立之后才有的东西。 所以当近年来笔者注意到诺斯洛普—格鲁曼开始被简称作诺格、洛克希德—马丁被称作洛马的时候,就非常苦恼。这可能是中国的用法,也可能不是,最糟的是由于这两家分别合并而成的公司成立的时间太晚(诺格1994年、洛马1995年),无法从词语开始出现的时间推断(大多数中国用语进入台湾至少在2013年以后,少数在2005到2013年,比这个更早的很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怪的音译问题,例如英国航太被音译成「贝宜」。这并不符合中共教育当局的音译规则,而且这家公司在中国用语中本来就有他们自己的译名(英国宇航)。这并不足以完全排除中国用语的可能,但应该足以大幅降低机率了。 所以我们在遇到这种状况时该怎么办呢?笔者只能建议找找这些厂商的名称有没有「确定是台湾或中国用语」的用法了。如果能找到确定是台湾繁中用法并且没有受到中国用语影响的痕迹,那就可以放心使用;如果能找到确定是中国用语的用法,也可以用来和不知该不该用的用法比对,尽量找出比较可能的解释。 2024年1月9日星期二|卫星 1月9日最大的新闻,当然就是中共发射卫星、造成全台简讯警报大响的事情。既然说到卫星,就来谈谈笔者从事的翻译文本之一的游戏业界常常会出现的一种特殊用法。 卫星指的是像月球或土卫一之类绕行行星的天体,但其实今天我们大多数时候讨论的「卫星」指的都是人造卫星。人类发射到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数量早已超越全太阳系所有天然卫星的总和,因此人造卫星「喧宾夺主地」抢下了「卫星」这个词当简称,恐怕也是难以避免的事。但今天我们要来聊的是不一样的「卫星」。 近年来由于中国游戏社群乃至于其自有游戏产业的发达,游戏业界也开始出现了专门的中国用语。 「卫星」在其中指的是一种预告,尤其是暗示性的预告(例如简短或半隐藏地显示出未来新增内容、人物等相关资讯)。举例来说,如果某游戏三个月前在社群媒体上公开的图文当中,有一个未作说明的新人物登场,今天在更新当中又加入了这位人物,对岸的游戏社群就会说三个月前的图文是「放出(这位新人物的)卫星」、今天的更新是「卫星落地」。 实际从人造卫星运作的方式来看,这样的用语实在很奇特。一枚人造卫星在发射后几乎是立即进入运作,并不是一个新功能、新服务的「预告」;当然,人造卫星也绝不会落地,它只会进入轨道运转,并在寿命用尽或任务完成后重返大气层烧毁,从发射到寿命终点为止都不会再接触到地球表面。所以,这是一个并不符合「卫星」原义及其运作状况的造词。 这个词台湾,目前也只有受到中国社群影响比较严重的地方(例如对岸制作的游戏)在使用,事实上,这个词就算拿到比较正式的中国简中里来看,恐怕也会被认为是错误的用法。既然如此,作「游戏或类似产品的新功能、新内容预告」解的「卫星」,笔者应该会归类为乙类中国用语。 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量词 今天我国的国防部发表了一个有趣的新政策:他们要统一国军在书写正式文书时关于军品单位的量词。 「例如步枪是『枝』而不是把;军舰是『艘』而不是只」。 枪械我们一般日常生活通常用「把」,为什么国防部会决定相反,在笔者找到完整的清单前难以评论,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量词这种东西吧。 首先先从到底有没有量词说起。近年来入侵的中国用语常有量词省略的状况,像是「有一男子前往该地(一名男子)」、「那只是一形容词」这样的用法。这种省略在数词为「一」的时候最多,但笔者也见过用于二以上的状况。笔者怀疑这是为了与英语「接轨」的修改,因为英文常没有量词。 当然,固有的繁中用法里也有省略量词的状况,包括法律(这是为了避免因为量词的不同而限制指涉的范围。比方说有个专利说某个机器这里有「一条」制动机构,结果侵害专利的人宣称他用的是「一片」怎么办?)、名词化(「光有三种原色」的「三种原色」是一个子句,「三原色」是一个名词)、文言文或特殊用法,甚至还有部分不需要量词的名词存在。但是上述这些状况明显不属于繁中传统用法亦可省略量词的状况,而是简中新创的。 除此之外,也有繁中量词较多、简中量词较少,显见简体中文将许多量词统整为少数几种的倾向比繁中更强。台湾的繁体中文一样有量词精简的状况,只是没有简体中文明显,例如我们往往不知道该用什么量词的时候就一律用「个」之类。这种状况比较麻烦的是有些「统整」单纯只是因为简体字造成可以用的字变少,因此还需要另外去区分这种状况和真的人为简化过的状况。 排除上述两种状况后,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状况是对于同样的东西,中国简中基于不明原因而使用和台湾繁中不同的量词,例如手表在对岸可以看到用「块」当量词,在台湾只会用「只」或「只」。 当看到一个似乎被省略的量词时,要区分是否为中国用语并不容易,这需要对中国用语入侵前的台湾繁中用法拥有相当的语感。这点的原因正是因为两边对量词的使用仅有情境上的差异,鲜有能简易切割成「台湾会用这个词、对岸会用那个词」的状况。因此,虽然严格来说这不是机率性,但笔者还是只能将其归类在丁类中国用语。 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反馈 今天在社群媒体上看到一本汽车杂志用到了「车主的意见反馈」这样的句子,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反馈」这个中国用语吧。 中国用语「反馈」和台湾版「回馈」,其实都是翻译自同一个英文词「feedback」。 笔者大学时就读机械系,因此有机会在自动控制相关的课程中接触到与feedback有关的许多概念。在自动控制上,feedback指的是这样的状况:想像一辆车我们要控制它的速度维持在每小时60公里。当车子的速度因为外在原因降到低于60公里时,会有一个讯号从测速装置传回电脑,让电脑决定加大油门,这个回传的讯号(油门控制速度,因此从油门到车速是「去程」的讯号,把速度回传给电脑是「回程」的讯号)就叫feedback。 同样地,某些特定状况会有讯号往前交给机械传递上更下游的地方,这种状况叫feedforward(可能的状况是比方说开车的人重踩了油门,电脑会传讯号给自动变速箱让它降档。变速箱在动力的传递中比引擎更后面,因此是feedforward)。 台湾的工程师总是给人讲话夹杂英文和「工程师语」的形象,大家总觉得他们会讲出像这样的句子:「你那个backend做了compile动作了没啊?」。实际上虽然我们也会避免「做了OO的动作」,但确实以笔者在机械系就读时的状况来看,我们的确倾向于把专有名词直接使用原文。 而这点就造成台湾用法的feedback和feedforward很少使用,而是往往直接使用英文,所以当feedback用在一个没有那么专业的场合(例如用在意见回馈而不是自动控制的feedback)下,大家便很容易只听过中国的用法,没听过台湾的用法(对岸的专业领域尤其工程界,有个知名的问题就是不翻成中文他们就听不懂)。而这点自然就造成了中国用语的兴盛。 今天我们介绍了「反馈」,属于乙类中国用语。 2024年1月12日星期五|烟火、烟花与焰火 今天碰巧看到有人写到「焰火(烟火)」,好像是在讨论前一阵子跨年烟火的事,那么就选今天来聊聊这个词吧。 笔者从小只看过「烟火」,直到长大后看过对岸翻译的东西才知道还有「烟花」这个用法(在这之前只有「烟花三月下扬州」,而这个烟花和烟火没有任何关系)。后来到了差不多2020年前后,才开始看到有人(而且目前只有看过台湾人)开始使用「焰火」来指「烟火」。 从笔者踏入译者这行的经验来看,「烟火」是台湾用法、「烟花」是中国的用法,这应该没有问题,可是「焰火」就很难确定了。以笔者目前的观察,似乎这是受到中国用语入侵之后进一步衍生出的用法?可是为什么呢?在写这本书的一年当中,我们应该还会有机会遇到很多「为了修正中国用语」而创出来的新词(例如撷图、萤幕更新率),但这个「焰火」笔者实在是想不通。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焰火」和中国用语没有关系,单纯只是因为大家看烟火不想看到烟(每年101的跨年烟火都有人抱怨烟太大看不到漂亮的烟火),所以把它改成了焰火。因为看烟火要看的是火焰,不是烟。这就好像有不少店家(尤其餐饮业)的女性经营者近年来开始自称「板娘」,把「老板娘」里头的「老」字去掉一样。 身为语言工作者,在认定一个词是中国用语之前,还是要累积更多接触这个词语的经验,而这个「焰火」,笔者实在是没有把握。 这系列文章写作目的,除了点出笔者日常见到的中国用语外,也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去思考和探讨谁是、谁不是中国用语。所以如果真的有读者,尤其是同为文字工作者的专业人士有比较有把握的答案,笔者也欢迎见到有人说明,这样才算是成功地抛砖引玉,让研究中国简中入侵台湾繁中得以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 今天我们简短地讨论了烟火、「烟花」和「焰火」。烟火是台湾繁中没有问题,烟花是中国简中(乙类中国用语)也没有问题,但「焰火」就真的要再观察了。 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关注 今天是大选,所以不意外地联合报有这样的新闻标题:「『全球都在关注』!台湾大选登BBC、NHK首页」。 其实就算不是这篇新闻报导,近10年来「关注」这个词也越来越常使用。从新闻媒体用来表达一个议题受到瞩目的程度,到用来翻译社群媒体的「follow」,这个中国用语入侵台湾的状况也十分广泛。 笔者小时候曾经听过1989年的《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当中的段子〈废话训练〉里,是这样使用现在的「关注」这个词的: 「您好比说有一个部长,从部里面出来,记者们围上去访问。说:『部长、部长,这个问题全国都很关心,请您立刻表示一下意见吧!』」 这个时候他用的是「关心」但2020年代的媒体应该会用「关注」。顺带一提,笔者小时候最常听到的用法是「关切」,但这个词后来染上了负面的意思,现在听起来就好像是有人找立委来「乔」事情那种「关切」(事实上这个动作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关说」,但同样地,后来说人在关说几乎就是要把人告上法院那种等级的指控,所以关说变成了关切、关切变成了关注)。 或许,正是这样子染上负面意义的过程,才让「关注」这个词有了乘隙而入的空间吧。 除了代表「关心、关切」之外,「关注」还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用法,正如前面我们讲过的「举报」一样,十分符合中国用语将不同意义合并进同一个词的作法。在社群媒体上,我们可以设定软体将特定人物的更新状态送到我们自己的介面上,这个动作叫「follow」,台湾繁中叫「追踪」,也有部分社群媒体直译作「跟随」;在中国的简中里,这个也叫「关注」。 当然一定会有人有一个疑问:如果要把「关注」改掉,那「关注度」怎么办?首先「关注度」本身就是人为创造的词,而且颇有余光中先生在1987年所写的〈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当中诸如「重要性」、「严重性」等滥用后缀来造新词的味道。 所以,实际上这个词根本就不该鼓励使用,而是应该用原有的用法改写,例如「这个一个高关注度的案件」就可以改成「这个案子受到大众瞩目」等不滥用后缀也不用到中国用语的用法。 […]

德国总理重申拒绝提供乌克兰长程飞弹,欧洲筹措炮弹却苦于炮弹短缺-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文:李秉芳|图:梁敏萱 许多人会笑称,入狱是「吃免钱牢饭」,实际上入监服刑也需要用钱,日前更有曾服刑过的人分享,「建议大家可以的话带到上限十万元,总会用到」,受刑人除了吃住由国家提供,外须自己准备的日常用品非常多,在监狱内看医生也要付钱,还需视情况缴犯罪所得、赔偿被害人等;假如受刑人入狱时钱带不够,也无亲友接济,他们所能依赖的就是「劳作金收入」。多数受刑人都必须在狱中「下工场」做作业,并且用作业收入支应开销,他们都在做些什么?每月可获得多少收入?这样的劳动方式有什么问题? 《关键评论网》带你透过统计数据及采访来一起了解。 受刑人的作业方式分4种,最多人从事「委托加工」 受刑人作业类型可区分为委托加工、自营作业、视同作业与监外作业,受刑人入狱后会依照其教育程度、专长、健康状况等条件分配工作。 占比最高的委托加工,就是民间厂商委托监所进行产品加工,以劳力密集工作为主,常见的有折纸袋、纸莲花、缝纫、玩具组装、做耳塞等,之前行政院发的全民振兴券也是出自从事委托加工的受刑人之手。 视同作业即俗称的「杂役」,主要包括监狱环境的整理打扫、三餐炊煮、协助工厂作业、协助监狱内的门诊或是福利社经营,是监所内的生活维运工作。杂役本身是受刑人,不过却能负担一些与其他受刑人生活权益息息相关的工作,并且和监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经常会有「特权」的争议。 自营作业则是引用企业经营理念,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并开发相关产业,于矫正署的自营产品展售商城贩售。常见的以各种食品和手工艺品为主,现在更推出「一监一特色」,各地监所会推出特有产品如屏东监狱酱油、彰化监狱面线、东部监狱的各种农产加工品等,都是出自受刑人之手。 第四种则是「自主监外作业」,矫正机关和监狱邻近的厂商合作签约,受刑人每天都从监狱「出门去上班」,例如洗衣工厂、铁工厂、食品工厂或果园、菜园等农家工作等等,但能够从事自主监外作业的受刑人不多,受刑人也须符合特定条件才能外出工作,加上监所通常地处偏远,考量到交通成本,因此自主监外作业的人数极少。 目前全台受刑人,以从事委托加工的受刑人居多,占总数中超过一半(59.5%),数量次多的是视同作业(11.5%),最少的则是在非监狱管理的其他场所工作,也就是自主监外作业(1.0%),目前主要都是在外役监受刑人才能外出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和离岛的自营作业人数占比较高。北部则是未参与作业的人数较多。 东扣西扣每个月剩下几百元,受刑人的劳动收入怎么算? 劳动后赚到的钱,全都归受刑人所有吗?并不然,作业所得、商品收入并不完全等于受刑人的生活费,这笔钱在到达受刑人手上之前,必须先经过一连串的分配流程,根据《监狱行刑法》第37条,扣除作业成本后所剩的金额,有10%会作为犯罪被害人的补偿费用,另有10%会作为受刑人的饮食补助,扣除总总支出,受刑人最后只会拿到占比60%的「劳作金」。 就算是分配后剩下60%的劳作金,仍然无法全部成为生活费用的来源,依据《行刑累进处遇条例》,这些钱要随着个人累进处遇的等级升高,才会渐次提高自由支配的劳作金比例,举例而言,如果是刚入狱的四级受刑人,能够自由支配的劳作金比例只会有五分之一。 假如一位受刑人一个月共折1万个纸袋,每个卖0.1元,总收入1000元,扣除500元成本后,共有500元利润。这500元的4成要投入被害人补偿基金、监所饮食补助、受刑人职业训练;其余6成利润可供受刑人按「累进处遇级数」领取,也就是在服刑期间表现越好,可领用的比例越高。 修法后受刑人所得略有提升,但劳作金差异仍大 受刑人的收入依据不同作业类型而有所差异,委托加工和视同作业的所得劳作金都偏低,委托加工的月均劳作金,会按照实际完工的成品数量和工作日数综合计算,除了外役监,多数的监所都落在300元以下,也有少数的监所是400元到500元左右。 视同作业则是在监所间存在相对悬殊的差距,从接近100元到600元出头都有。 而自营作业相较于其他作业的劳作金丰厚许多,多数监所的劳作金落在1000元以上,更有少数监所的劳作金超过10000元。不过,从事自营作业的受刑人仅占全体的6%,并且依据《受刑人作业实施办法》第14条,有关从事自营作业的遴选条件,要求受刑人本身即具备特殊知识与技能,既有能力的条件设定限缩了其余受刑人学习新技能的可能,从而出现了监所内难以扭转的贫富差距。 监察院2019年提出纠正案,指出全台有5成以上受刑人以折纸袋、折纸莲花等委托加工为作业,有33个监所平均收入低于500元,8个监所平均收入低于200元。有受刑人1个月可运用的劳作金不到20元,认为台湾的矫正机关有「奴役」受刑人的疑虑。 当时根据监察院的调查发现,6万余名受刑人中,有1万2496人(占比20.51%)来自于低收、中低收入户或近贫弱势家庭,服刑期间有7832人(占12.87 %)无人接济,有3,407人(占比5.6%)需靠监所作业金收入维生,甚至有部分受刑人连健保费的部分负担都缴不起,凸显至少2成以上的受刑人在监服刑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亟待扶助与救济。 矫正署被纠正后提出修法,立法院在2020年修正通过相关办法,将受刑人可以提拨的比例从37.5%提高到60% ,这也让受刑人的平均劳作金有所变化。根据台大法律系退休教授李茂生团队所做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修法后全台整体受刑人的劳作金从不到300元提升到接近600元。进一步细看三种不同的作业方式(不包含视同作业杂役),也可发现都有普遍的提升。 监所关注小组理事长陈惠敏受访时表示,虽然修法后受刑人的收入看起来有变高,但这并非「劳作金增加」,只是受刑人可以支配的比例从37.5%提高到60%,但劳作金的总额长年以来都没有显著上升,甚至之前还因为疫情降低。 陈惠敏认为,重点还是要提升总额,也就是作业产值要提升。要提升产值首先就是项目要有变化、与时俱进,例如监狱过去几十年来都一直在折莲花、折纸袋,为什么不能找到一些附加价值更高的加工作业来做,让委托作业的产值、产能得以提高。 至于自营作业做酱油、豆腐乳等产品,陈惠敏直言,当然有选入的受刑人会觉得很好,甚至会以此为傲,可是比例还是过低。如果要让更多受刑人学习之外也有一点收入,就不能让过半的受刑人都一直在做附加价值低又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委托加工作业,要有更多监狱可以发展自营作业。 陈惠敏也强调,矫正机关会说,要让受刑人出狱有一技之长,改过向善,可是这些一技之长不该只是现在常见的烘焙、咖啡、陶艺、木工、书法绘画等的,因为这些技能在现在的市场上需求并不多,反而比较像在狱中调剂身心陶冶性情,但实际上对更生没帮助。可是像水电工就很适合,他之前去澎湖监狱参访时,当地更生保护会的主任就在澎湖当地努力募款,请水电工师傅来上课,例如教受刑人配线、修理电器、修理马桶、简单装潢装修等,这些都是现在非常缺工的,这才是真正实用的一技之长。 如何避免受刑人沦为「廉价劳工」? 监狱对作业应注意维护受刑人健康及安全,并促进其复归社会。 _____《受刑人作业实施办法》 针对受刑人劳作金高低的相关争议,矫正署回应,目前各界对于监所受刑人劳作金的争议不休,就矫正署立场而言,受刑人在监执行已由国家供给餐宿,参加作业是作为矫正处遇的一环,并非由受刑人自己赚取生活报酬,矫正处遇同时还兼具教化辅导及复归更生的政策目标,因此不希望外界焦点仅着眼于劳作金额的高低,以致模糊行刑社会化的处遇本质。 矫正署也不只一次地强调,监狱作业主要目的以训练谋生技能、养成勤劳习惯等矫正目标为主,次要目的才是积极开拓作业收入以提高受刑人劳作金。受刑人劳作金属于公法上的分配,非私法上的薪资给付。加上各机关分置于各县市,规模、属性、收容人类型,以及所在县市的经济资源迥异,不宜透过片面统计数字,显示彼此差异,因为也不具备相同的比较基础。 对于这样的说法,陈惠敏认为,假如参加作业就是矫正处遇的一环,那矫正机关应该要能说服社会大众「折纸袋和纸盒能有什么教化效果?」假如监狱矫正处遇是要辅导教化受刑人,让受刑人有一天能复归社会更生,那采取的「手段作法」应该跟上目标,现在之所以会有很多质疑,就是因为实际上受刑人在监所中所做的作业,看起来没在朝目标前进。 对于作业金到底属于薪资还是分配,陈惠敏也指出,还是要回到核心,即受刑人作业是否具有强迫性质,也就是强迫劳动?如果有某个受刑人家里很有钱,他是否可以选择不下工场折莲花?答案是模糊的。 现在卡在这个「强迫」的问题上,变成不上不下,好像好手好脚的受刑人不能不劳作,做的人也拿不了多少钱。一个人愿意做,是否可以让他至少赚到能负担自己狱中生活的钱,而非只能一直拜托亲友帮忙接济。但现实上就是即使有意愿也很努力,几乎所有的受刑人都没办法在狱中的作业中,实现照顾自己的基本需求。 陈惠敏强调,监所关注小组的立场,并非要求把受刑人都当成和外面的劳工一样,要给他们最低基本工资,那反而会让很多在外面吃不饱的人认为「最好犯罪被抓去关,至少里面保障就业和最低薪」。但他认为法制上应该能以特殊化身份给受刑人一个专属的类别,算是特殊社群,以特殊的劳动条件在特定环境工作,还是有必须要保障的事情,这并不是人权,而是基本的人性尊严问题。 延伸阅读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核稿编辑:翁世航 1709426823 #德国总理重申拒绝提供乌克兰长程飞弹欧洲筹措炮弹却苦于炮弹短缺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4-03-02 11:16:34

普亭指控西方挑起军备竞赛,撂话战略核武力「已经处在保证可用状态」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5年2月11日,台湾狱政史上出现了首起监狱挟持事件。位于高雄市大寮区的高雄监狱,有6名受刑人挟持了监狱典狱长等作为人质,他们并非要借此逃狱,而是想借机表达对于攸关受刑人假释条件的「三振条款」以及作业金过低的不满,使他们失去尊严和希望,经过14小时的僵持后,最后6名受刑人自杀身亡,人质皆平安获救。 这个事件让高雄监狱名声大噪,这里是个什么样的监狱呢? 《关键评论网》跟着监所关注小组在今年7月时实地参访后,才揭开了这个监狱的过去与现况。 老旧的「阳刚监所」,以重刑犯为主 从日据时代起,高雄监狱是台湾最先设立的监狱之一,当时叫做「台南刑务所高雄支所」,原址在高雄市民正路,后来因房舍老旧,设备简陋,收容量不足,不适现代行刑需求,民国63年正式迁入位于大寮区仁德路一号的现址。 高雄监狱为「重型累犯专业监」,且负责办理台南以南的家暴和妨害性自主罪的治疗辅导业务,也因此在目前2155名受刑人中,以防害性自主罪308人最多占14 %,其次是杀人罪170人次多,第三则是强盗罪。 由于重罪人数多,因此长刑期(10年以上)及高龄受刑人(60岁)人数也多,长刑期的受刑人有67%,高龄受刑人也占了12.3%。 加上原核定容额为1550名,因收容人数骤增,将核定容额提高为2120名,目前2155人,处于超收状态。过去的狭持事件,受刑人的组成以及人数爆满的状况,从监所管理的角度来看,高雄监狱是个「压力很大」的监狱。 由于长刑期的受刑人占多数,受刑人的心理健康也成为高雄监狱的关注要点,因家暴或是性侵案入狱的受刑人都必须接受心理辅导课、认知教育治疗等。被列为「高风险」的受刑人,也需要针对自杀行为特别防治,每个月会由主管、教诲师、专业辅导人员至少个别晤谈2次。 超收和空间老旧,受刑人生活空间拥挤 老旧且超收的高雄监狱,舍房也非常狭窄,大概仅有6-8坪的坊间内,仅有1或2张上下铺床,其他人得在地板上排排睡,以一个房间假如有12人来说,等于有差不多半数的受刑人都得睡地板。仔细一看便可发现,他们的床和床垫尺寸特别窄小,甚至比一般的「标准单人床」还要小。 在睡觉处的旁边就是蹲式马桶和厕所,仅有一道矮墙隔开。由于监狱限制用水,每天仅有用餐前后和睡前,以及短短的洗澡时间内有水可用,受刑人必须在房间内储水才有办法冲马桶。而每个人轮到可能仅有5分钟的洗澡时间,除了洗澡洗头刷牙洗脸外,还得把衣服洗好,甚至是解决生理需求。 也许是因为「纯生理男性」的环境,不少宿房内也在墙面上、桌子上贴了女性的「清凉照」,大概是受刑人在这狭窄窒闷的空间生活中,唯一的小小乐趣。另外受刑人也会自己准备收音机、书和零食等,在没有工作只能关在舍房内的周末,就靠着这些度过。 值得注意的是,收容了多数南部性侵犯的高雄监狱,虽然以对性侵犯加强辅导教育和相关处遇治疗,但2022年高雄监狱仍发生收容人集体性侵案件,一名较为阴柔的男受刑人,遭颜姓房长等6名狱友集体性霸凌。另外还有发生过受刑人在睡梦中遭到同房狱友性侵。 戒护强度高,人员压力大 根据其他参访成员的比较,有不少人认为,高雄监狱的氛围比其他监所似乎更紧张、森严。 除了走廊、炊场、工场等地无所不在的24小时监视摄影机,画面随时传到中控台,连中庭的开放式的大片花圃庭园中都设了长长的栅烂通道;根据戒护人员说,在狭持事件后,法务部要求全台监所都要强化戒护,才增设这样的铁通道。除此之外,高雄监狱更严格遵守「两道门不同时开启」规则,参访时,所有的外部参观者都必须在多名人员严格戒护下,通过一道道的铁门栅栏。 高雄监狱的管理员们会以「乖不乖」来形容受刑人,一名监所管理员表示,受刑人「不乖」例如和其他受刑人打架、顶撞管理员或有其他违规行为,就会被送到「违规房」。 违规房一待就14天起跳,这14天受刑人无法外出到工场工作,也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可以有到户外空间运动的机会,更没办法接见会客,吃饭、上厕所、洗澡都得在小小的舍房内解决,一但又有其他违规行为,天数还会再加长。假如在违规房情绪失控,就会更近一步送到有特制墙壁的「保护室」,空无一物的放监,仅在地上有一个洞可以用来上厕所,看起来颇为骇人。 在狭持事件不久后,2019年10月,高雄又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虐囚致死事件。有监狱管理员指使4名杂役(受刑人),将一名陈姓受刑人押到监视器看不见得走廊角落,动用私刑殴打虐待,造成陈男重伤后不治死亡,2名管理员还企图伪造文书纪录烟灭证据,法院经过多次审理将参与共犯的杂役判刑2年到3年不等,2位管理员则从10年6月到5年3月,越判越轻,其中一名管理员更一审后改判3年4月。 根据7月参访时的数据指出,目前目前高雄监狱的戒护人力白天有70人,晚上则有105人。将近200人的人力要管理超过2000名的受刑人,是极为高压的工作环境。日勤戒护人员值勤8小时,办公日中休息时间排定机动勤务2 小时。夜勤戒护人员分2股,每股各分3组,值勤时间以16小时为原则。 在这起事件后,高雄监狱做了什么改变?戒护科科长表示,他们增设了更多的监视器,避免再次出现任何的监看死角。然而这事件背后是否象征着戒护人员的压力与管理问题?高雄监狱表示,他们有心理咨商资源,每个管理员都可以免费使用这样的资源一个月一次,但实际上在这样阳刚气氛、高压的环境中,恐怕少有戒护人员会主动「示弱」承认自己内心的压力有多大。 延伸阅读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核稿编辑:翁世航 1709261205 #普亭指控西方挑起军备竞赛撂话战略核武力已经处在保证可用状态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4-03-01 02:04:37

德铁司机持续罢工6天史上最长,专家估损失上看10亿欧元-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零售业走过疫情低谷,终于在2022年迎来春燕。2022年全球零售市场销售额超过27兆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30兆美元以上;台湾零售2022年营业额达4兆2,815亿元,零售网路销售额(电商交易)达到新台币4,930亿元,两者皆创下历史新高。 产业欣欣向荣,当然少不了业内参与者的共襄盛举。 91APP作为台湾首家上柜原生SaaS软体服务公司,引领台湾零售产业针对「人、场、货」的虚实融合,持续运用崭新技术改变销售场景,帮助品牌、通路商家获得更多业绩,也让消费者自在穿梭于OMO的购物情境。 近期,91APP技术实力更上层楼,以Google Cloud环境为基础,在组织内落实数据治理之外,也使用Google Cloud AI平台Vertex AI,推出91APP独家开发的零售AI模型jooii(全通路智慧帮手),目前测试结果,有使用jooii推荐的商品,比起没有运用AI模型演算的点击率,整整高出3倍成效。 91APP发展产业模型解决零售业根本问题 事实上,91APP最早以开店系统切进市场,营运策略随着市场定位而逐渐确立,目前主力即是聚焦在提供零售业数位转型方案。因此这几年91APP大力提倡D2C(Direct-to-Consumer)模式,就是在帮助零售品牌,掌握第一方数据,运用场景技术来推进与消费者的接触/互动情境。 图片来源:TNL品牌工作室 91APP产品长李昆谋表示,「前五年我们是在解决产业的已知问题,例如帮品牌客户增添开店系统的更多功能,但是,近五年我们在协助产业寻找下一个方向、探索未知问题。因此我们的角色就像客户委外的IT,为他们探索新技术应用于零售场景,帮助商家成长。」 Cookie退场第一方数据更显重要,91APP利用GCP推动数据治理 Google预计在2024年第一季开始移除Chrome的第三方Cookie,这也让越来越多零售品牌注意到第一方数据的重要性。李昆谋表示,「光是一家大型业者,一年的数据量可以多达上百亿,我们势必需要一个强劲的基础设备,才能帮客户建立起数据中台。」 确实,零售横跨线上线下,庞大的顾客销售及CRM数据,加上想要搭建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顾客数据平台、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资料管理平台,必须先收拢数据,才能有后续的清洗、整理动作、并洞悉出商业价值。于是,91APP导入一系列Google Cloud的解决方案,包含Pub/Sub、Dataflow进行实时分析数据,接着也采用BigQuery企业资料仓储,运用内建机器学习、商业智慧(BI)功能,达到数据驱动业务目标。 当时会立刻选择Google Cloud作为云端基础建设的伙伴,李昆谋表示,「Google Cloud示范一套完整的Best Practice,让我们觉得把这些方案导入内部,对资料清洗、梳理是非常有帮助的。」的确, 91APP运用Google Cloud云端及机器学习相关资源,陆续开发会员分群模型(NAPL)、购买意图模型(DCIU),帮助零售品牌以数据为依归来寻找新客、巩固旧客。 91APP与Google Cloud合作越久,导入的应用方案也更深入,其中一项是使用Looker商业智慧平台嵌入式数据分析,落实数据治理工程。由于零售业数据栏位相当庞杂,且在勾稽或针对订单定义的沟通过程,往往发现双方数据对不上的问题。 为了解决根本的痛点,91APP组成数据治理定义小组,针对数据定义大表的栏位有了明确的规范,并透过Looker作为数据治理的核心中台。如今,91APP所有同仁都能在Looker Studio快速拉出报表,不仅所有数据都能对齐,甚至也能透过API方式将Looker的数据汇出给零售客户使用,达成「书同文、车同轨」的Data Governance-as-a-Service境界。 运用Vertex AI的Vertex Search,实现「千人千面」精准推荐 看准未来消费者会透过AI自然语言模型,也就是以对话方式来搜寻商品,形成新的购物模式。近期91APP使用Google Cloud的Vertex AI,透过Embedding Model模型,更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后,抽出768维度的连续向量空间,运算出高度关连性的产品群集。 摸索Vertex AI过程,李昆谋回应,「使用Vertex Search向量资料库的感受,一如延续Google Cloud高效能传统,展现非常惊人的回应速度。因为我们服务上百家客户,每家客户数据都是上亿级,加上我们数据都放在GCP上面,经过测试效能不仅可以承载数据,而且结果是非常满意的。」 图片来源:TNL品牌工作室 除了运算效能,91APP也相当重视GenAI的原料,也就是Embedding模型处理特征值后,重新运算的成效表现。因为过去特征值主要是根据View-also-view或Buy-also-buy概念,从消费者行为做相关产品推荐。如今透过Vertex Search,等于91APP把过去ML、DL技术进一步融合商品素材、语义、行为等特征值所算出来的模型,让两个技术混搭后的推荐结果,发现成效比单一技术表现更好。 对于零售商家,最关注的议题仍相当看重业绩的转换与进站流量。 91APP未来将持续立足在GCP上的数据应用,同时也开始串联Google的广告服务,帮助零售品牌运用Google AI生成个人化的广告素材,因应不同受众轮廓搭配jooii模型,进行精准又即时的产品推荐,实现利用数据驱动广告变现的目标,为91APP、零售品牌、及消费者共同带来三赢局面。 1706109645 #德铁司机持续罢工6天史上最长专家估损失上看10亿欧元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4-01-24 10: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