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中国日报
近几十年来,中国一直走在倡导多项全球倡议的前列,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其中一项全球发展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于 2013 年发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发展和投资战略,目标是通过陆路和海路网络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促进经济增长和合作。
该倡议旨在通过创造新的市场和投资机会,改善欠发达地区的交通和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加强参与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增长。
加纳与中国自1960年即加纳建国之年起就建立了牢固的外交关系。这巩固了加纳作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的地位。此前,加纳与中国已在经济、农业、教育、文化交流、卫生、贸易、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
2018年,随着加纳签署“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加纳的投资迎来了新的转折。该协议为加纳的多个重大项目和利益铺平了道路,促进了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十周年,这是一个庆祝其在各国取得成就的好时机。
基础设施建设
特马港扩建项目是“一带一路”在加纳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有望改变加纳的海运能力并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该项目将使港口的吞吐量从每年 80 万标准箱提升至惊人的 370 万标准箱,使特马港成为西非最大的港口。
该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加纳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贸易往来,吸引更多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提高产能和加强区域连通性,该项目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并使加纳成为全球海上贸易网络的关键参与者。
中国对加纳的投资不仅局限于道路建设,还包括农村电气化、职业培训中心、海港、沿海渔场、数字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一直在为加纳的项目提供融资。这些投资对促进加纳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对加纳投资趋势也呈现多元化,华为、传音、四达时代等中国科技公司均在阿克拉设立办事处,标志着“数字丝绸之路”由硬件基础设施向软件基础设施转变。
教育文化交流
多年来,加纳与中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十分频繁。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中国通过加纳高校和合作院校在加纳合作建立了三所孔子学院:2013年成立的加纳大学孔子学院(CIUG)、2016年成立的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CIUCC)和2023年成立的恩克鲁玛科技大学孔子学院(CIKNUST)。这些孔子学院不仅教授汉语,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加纳学生提供奖学金来华留学,促进加纳与中国高校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开展联合研究和教师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加纳与中国的文化差距得以缩小,促进了相互理解、尊重与合作。
大批加纳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2019年,加纳在华留学生数量居非洲第一,共有6500名留学生来自加纳。
在职业技术培训领域,中国支持加纳建立和升级技术学校,提供木工、管道和电气工程等领域的职业培训。
中国专家还协助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和培训材料。该项目的受益者包括库马西技术大学和海岸角技术大学。
经济合作
加纳和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了重大的经济合作。这一合作为两国通过各种项目和倡议加强经济联系提供了框架。中国仍然是加纳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外资来源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加双边贸易大幅增长,加纳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市场,而中国已成为加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国企业在采矿、农业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投资,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促进了加纳的经济发展。中国对特马港扩建和新铁路线建设的投资提高了连通性和贸易效率。
2018年,两国签署了《中加自由贸易协定》(CGFA),该协定于2021年1月生效。该协定旨在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加强中加经济关系,促进两国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该协议使大量中国投资者和企业涌入加纳,为加纳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阿所格利电厂项目是中国和加纳电力投资者合作投资的项目,该项目在加纳能源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该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为加纳的发电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迈克尔·奥杜罗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硕士生。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日报》立场。
如果您有特定的专业知识,或者愿意分享您对我们故事的想法,请将您的文章发送至[email protected]和[email protected]。
1726631609
2024-09-18 03: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