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开心果饮食干预可有效增加健康成年人的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

学习: 食用开心果会增加健康成年人的黄斑色素光密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图片来源:Peter Hermes Furian/Shutterstock.com

最近的一个 营养杂志 研究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开心果饮食干预对健康成年人黄斑色素光密度的影响。

背景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L/Z) 是膳食叶黄素,可穿过血脑屏障并专门积聚在人类视网膜的黄斑区域。在该区域,这些叶黄素被称为黄斑色素 (MP),它们作为蓝光过滤器和抗氧化剂提供免受光损伤的保护。

L/Z 的生物利用度取决于食物来源,因为它们是脂溶性植物营养素。例如,蛋黄中的 L/Z 的生物利用度是菠菜或膳食补充剂中的 L/Z 的三倍。

开心果含有大量的 L 或 Z,并提供脂肪来源,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这可能使开心果成为生物利用度高的叶黄素来源。量化开心果饮食干预后 MPOD 的改善是很有趣的。

关于该研究

这项研究在健康成年人中进行了一项单盲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每天摄入 2 盎司开心果对 MPOD 的影响。干预持续12周,并将结果与​​常规饮食(UD)组进行比较。

在 UD 和开心果干预 (PIS) 组中,比较了中老年健康成年人的 MPOD 和血清 L/Z。

样本量包括 36 名习惯性低 L/Z 摄入量和低基线 MPOD 的个体。排除标准包括肝脏、肾脏或胰腺疾病、高脂血症、出血性疾病、憩室炎等疾病。

受试者基线平均年龄为 59.5 岁,其中 58% 为女性。亚裔、黑人和白人参与者的比例分别为 14%、8% 和 78%。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5.6,平均每日L/Z摄入量为1.1毫克/天。

利用异色闪烁光度测定法在四个视网膜偏心率(即0.25°、0.50°、1.00°和1.75°)下测量MPOD,较高的偏心率反映周边的测量,较低的偏心率反映更多的中心黄斑MPOD测量。

这些测量是在基线、第 6 周和第 12 周研究访问期间进行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血清L/Z。

研究结果

在基线时,在任何偏心率下,开心果干预组(PIS)和常规饮食组(UD)之间的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均未发现显着差异。 6 周后,PIS 组的 MPOD 相对于基线显着增加,并持续到 12 周。然而,在 6 至 12 周之间没有观察到额外的增加。在整个 12 周的研究中,UD 组的 MPOD 没有变化。

血清叶黄素浓度变化遵循与 MPOD 相同的模式。在 PIS 组中,血清叶黄素浓度从基线上升至 12 周,而在 UD 组中保持稳定。两组中的玉米黄质和顺式叶黄素水平均没有变化。此外,在所有四个偏心率下,血清叶黄素浓度的变化均与 MPOD 的变化相关。

在解释这些发现时应考虑一些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单盲研究,没有真正的安慰剂组,由干预的性质决定,尽管血清分析和饮食数据表明参与者遵循了研究说明。其次,没有进行血脂分析,尽管考虑到脂蛋白在类胡萝卜素运输中的作用,这可能是相关的。第三,开心果的剂量高于木本坚果合格健康声明中推荐的剂量,这表明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索较低剂量的功效。

最后,该研究的普遍性可能有限,因为参与者开始时的 MPOD 基线和膳食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较低。目前尚不清楚开心果干预的效果在其他人群中是否具有可比性。

结论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开心果饮食干预可有效增加 MPOD。鉴于美国的木本坚果消费量相对于 FDA 合格的健康声明而言较低,这一发现是相关的。

未来,研究应该探索剂量反应以及在其他不同人群中的疗效。

2024-10-28 10:41:00
1730112602
#研究发现开心果可能有助于预防视力丧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