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立法院三读通过25年未修的《财政收支划分法》(以下简称《财划法》)修正案,大幅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挹注。财政部初步预估中央政府将会释出约3753亿的财源,可能冲击原定在国防、民生与地方财政等多样施政措施的经费规划。

《财划法》新法上路后,中央政府多释出的财源从哪边来?又会影响哪些政策?对总预算案有影响吗?透过几个关键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收入怎么来?

根据财政部统计资料指出,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收入,以民众缴交的税收为主,通常占整体收入来源的8成,其中又可以分成国税与地方税两大分类。中央政府可支用的税收,包含所得税、遗产及赠与税或营业税等属于国税;地方税指的则是地方政府可支用的税收,包括直辖市及县(市)税,共有8种,其中包含地价税、土地增值税等。

而《财划法》即是规定全国收入如何分配给中央、直辖市、县市和乡镇及县辖市等各级政府的法律。但在野党立委认为现阶段分配公式不均,因此提出修正案,欲重新调整垂直分配与水平分配权重与公式,最终在12月21日通过国民党再修正动议版本。

从下图中修法后版本的比较可以看到,新通过的《财划法》修正案在政府收入垂直分配上,将原订分配40%的营业税到给予地方的一般统筹分配款,大幅提升到100%,同时也微幅提升所得税分配比例至11%,换言之,原本属于国税、将纳入中央政府收入的60%营业税收,将会挹注到分配给地方政府的统筹分配税款中。

以2025年(114年度)总预算岁入来源规划来看,今年度税收占政府收入近9成,其中除了所得税贡献约6成3的税收外,也有13.8%的税收来自于营业税。若按照《财划法》修正通过的垂直分配公式,就会纳入统筹分配税款的大饼中。

根据历年财政部统计资料,可以发现近年台湾政府岁入金额逐年攀升,其中税收金额在2023年创下2.488兆的历史纪录。按照预算书规划,2025年可再突破2023年纪录,但财划法的调整,将减少中央来自营业税的收入占比,可能直接冲击中央的税课收入。

新法上路会冲击现有政策?

行政院主计总处主计长陈淑姿在行政院记者会上表示,《财划法》修正案三读通过后,包括国防经费、拨补劳保基金、中央扩大租金补贴及兴办社宅专案计画、少子女化对策等计画都会受到影响。

但在野立委曾宣称,有许多政策或计划属法律义务支出,代表即使政府收入减少,也不能删减这些项目的经费。

根据立法院预算中心2014年的报告,法律义务支出总共分为10大项,其中包含人事费、债务支出、社会保险补助、社会福利津贴及补助、军公教人员优惠存款利息补贴、对财团法人及政党之补助、对公私立学校等教育经费补助、增拨补基金、对地方政府之补助及减税损失补贴暨其他等。

根据《公视新闻网》报导,2025年总预算书中的支出项目,有1兆8143亿元为「法定义务支出」,占比约55%;另外1兆3182亿元则归类为「非法定义务支出」,约占40%,因此如果中央政府收入减少,最有可能受到冲击的项目,便会是这些非法定义务支出的项目。

例如内政部2022年开始推动的300亿元中央扩大租金补贴专案计画,因为属于延续性计画,需分多年及多个项目实施,因此每年经费与项目皆会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原本中央政府投注的经费就有可能受到三读通过后的《财划法》影响。

学界忧心潜在影响、民众发起罢免蓝委

虽然《财划法》2024年底已修正通过,但国民党团函请暂缓由总统公布,至今尚未生效,而近期也陆续有不同领域专家与学者发起连署、呼吁法案暂缓上路。

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医农业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学术团体日前也发起连署,并在声明中表示,贸然实施《财划法》修正案,可能导致科技预算削减至低于十年前的水准,将会严重冲击基础研究与高阶人才培育的健全发展。

除此之外,民众因不满蓝白立委通过包含《财划法》等3法,也在各地发起罢免连署。由台湾公民阵线、台湾经济民主连合所发起「滥权立委究责会」,在全台各地发起短讲活动,呼吁民众加入罢免连署活动。

资料来源:财政部统计处行政院主计总处

延伸阅读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核稿编辑:杨士范


1737473733
#TNL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5-01-21 12:03: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