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之父彼得·希格斯周一去世,享年 94 岁

嗯,最好的想法是在徒步旅行时产生的。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一天,彼得·希格斯 (Peter Higgs) 在苏格兰高地闲逛时,突然想到了粒子物理学中一个此前未解之谜的答案。 由于这一天才之举,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并享誉世界,但直到五十年后。

他当时问自己,许多基本粒子都具有质量,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质量会因粒子而异? 这位出生于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英国人在一篇提交给《物理快报》的仅有一页半长的论文中描述了一种假想的力场,这种力场在宇宙大爆炸后不久、宇宙充分冷却后变得明显。 根据他的想法,与该场相互作用的电子或质子等粒子的光速运动会受到阻碍,因此会变得缓慢。 结果是一个质量。

《物理学快报》的编辑退回了该作品,理由是它与物理学缺乏任何相关性。 希格斯没有放弃,重写了自己的文章,提到了另外两位提出类似想法的理论家,并重新提交了。 他的工作最终于1964年10月19日发表在著名的《物理评论快报》上,但最初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越来越多的知名物理学家致力于研究可以优雅地解释粒子质量之谜的机制时,这种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如今,以彼得·希格斯命名的场已成为标准模型的组成部分,物理学家可以用它来描述物质的结构。

大型强子对撞机带来突破

然而,事实证明,检测与希格斯场本身相关的基本粒子(现在称为希格斯玻色子)并从而证实这一假设是极其困难的。 长期以来,粒子加速器的威力不足以创造大爆炸后不久存在的条件。 当“大型强子对撞机”在日内瓦附近的欧洲研究中心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投入运行时,这种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2012年7月4日,时任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总干事罗尔夫·豪雅在日内瓦宣布了粒子物理学几十年来最壮观的发现:“是的,我们找到了!”拥挤的讲座中,物理学家们爆发出无限的欢呼声。大厅里,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和比利时人弗朗索瓦·恩格勒特(François Englert)也坐在那儿。 恩格勒特则与英国人建立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是在演讲厅第一次见面。

没有架子和风度的绅士

第二年,两位理论家接到了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 据说彼得·希格斯是从邻居那里得知他将获得诺贝尔奖的。 他刚刚又出去散步了。

害羞而谦虚的彼得·希格斯对于这一机制和所发现的粒子的同名者是他而不是恩格勒特这一事实感到相当不安。 他始终将理论的发展及其确认视为协作的努力。

爱丁堡大学校长兼副校长彼得·马蒂森爵士当时表示:“彼得·希格斯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一位真正有天赋的科学家,他的远见和想象力丰富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他的开创性工作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他的遗产也将激励子孙后代。”

同事们还记得彼得·希格斯是一位真正的绅士。 他谦虚有礼,总是给予其他研究人员应有的信任。 彼得·希格斯周一在爱丁堡的家中去世,享年 94 岁。

1712696091
#上帝粒子之父彼得希格斯周一去世享年 #岁
2024-04-09 19:37:3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