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底战略和新加坡的新数据中心

大家好,我是来自台北的 Lauly。

由于下午雷雨交加,我在参加完行业午餐会后被困在台北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里。但我心里很踏实,因为我知道,这个疯狂忙碌的月份终于要结束了,这期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到任,还参加了一场大型贸易展,科技行业年度股东大会也如火如荼地召开。

最重要的是,我与同事 Annie Cheng Ting-Fang、Tsubasa Suruga 和 Shunsuke Tabeta 共同撰写的有关中国海底电缆雄心的最新大报道现已上线。

这一切始于安妮、我和一位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电信设备公司烽火通信的高管在一次行业活动间隙的一次随意交谈。这位高管坦诚地谈论了其公司在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从陆路延伸到海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表示烽火通信“不在乎被美国列入黑名单”,这让我们感到惊讶。

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深入研究全球海底电缆行业,以查明这位高管是否只是在虚张声势。我们发现,中国确实建立了一个自给自足的海底电缆行业,从微小的零部件到巨大的电缆铺设船。在梳理了十多年来涵盖 80 多条电缆的数据后,我感觉自己的近视越来越严重了。

我们的设计师、编辑和记者付出了很多努力来讲述这个视觉丰富的故事。希望你会喜欢阅读它。

同时,在我刚刚参加的行业午餐会上,本周我第二次听到供应商谈论他们在东南亚,特别是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扩张。

一家专门建设半导体和合同制造设施的供应商的高管告诉我,由于供应链的转移,东南亚的业务将在未来几年蓬勃发展。但电力供应和人才短缺仍然是每家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

“你能想象吗?从技术工人和会计到人力资源和法务人员……几乎每个方面都存在短缺,”他说。他补充说,他甚至无法从台湾派人过来,因为他的公司正忙于支持台积电的国内扩张。

沟通问题

日经亚洲版写道,中国已悄然崛起,成为海底电缆行业的一个有竞争力的参与者,而过去一个世纪以来,该行业一直由美国及其盟友主导。 Cheng Ting-Fang李姝玲骏河翼田贝俊介 在此特别报告中。

海底电缆承载着全球 95% 以上的跨国通信,已成为 最新战场 美国和中国之间。

在美国政府将华为及其海缆业务列入黑名单后,总部位于武汉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烽火通信成为中国推动建立国内供应链和赢得海外项目的推动力量之一。

“海底电缆行业就像一个会员俱乐部。我们都需要其他国家政府的同意才能与他们的国家建立连接,”一位烽火通信高管表示。“这是一场外交竞赛。”

磨削齿轮

想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最近在一次视频会议上告诉员工,那么京东不适合你。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公司股价下跌——中国五大上市科技公司的市值较 2021 年的峰值水平累计缩水约 1.3 万亿美元——这里的科技高管正试图回到更精简、更高效的创业时代。

他们希望员工 更加努力地工作,创造更多的成果 为了跟上中国激烈竞争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写作 瑞安·麦克莫罗Nian Liu 为《金融时报》撰稿。

对科技工作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共同富裕”运动相悖,该运动旨在减少收入不平等并促进公平。2021 年,习近平的政策倡议促使中国最高法院禁止“996”工作制,即每周工作六天,早上 9 点到晚上 9 点,这在当时是标准工作时间。

虽然工作时间长的问题已经有所改善,但员工们表示,中国科技巨头的工作生活仍然很艰苦。“表面上,我表现得很平静,”腾讯游戏的一名开发人员说。“但压力很大;我们就像齿轮一样,磨得越来越厉害,直到因为缺少润滑而断裂。”

重新上线

新加坡政府支持的国防集团正在建造这个城市国家 第一个数据中心 自从政府宣布取消建筑限制并寻求提高计算能力以来,日经亚洲 骏河翼 写道。

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计划建造一座七层楼的设施,该设施将使该集团在新加坡的四个站点的数据中心容量超过 30 兆瓦。未来三年的总投资将达到约 1.2 亿新加坡元(8860 万美元),该项目预计于 2026 年完工。

新加坡上个月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在近期为数据中心分配至少 300 兆瓦的额外电力容量,此外还可能额外分配 200 兆瓦或更多的绿色能源电力容量。新加坡于 2019 年因环保问题暂停了新数据中心的建设,但从 2022 年开始呼吁申请建设具有更高环保标准的新设施。

9亿,并且还在增长

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训练模型,向 Open AI、谷歌、苹果和英伟达等美国领先公司发起挑战。 李姝玲Cheng Ting-Fang 写。

华为表示,其针对谷歌 Android 操作系统的 HarmonyOS Next 将用于 所有产品 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鸿蒙操作系统将陆续发布,包括即将推出的 Mate 70 旗舰智能手机系列。该公司表示,鸿蒙操作系统已在超过 9 亿台设备上运行,主要在中国市场。

华为还推出了 Harmony Intelligence 和盘古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重大更新,旨在分别与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和 Open AI 的 GPT-4 LLM 竞争。

尽管美国政府严厉打压,但该公司仍在大力押注人工智能。“我们是英伟达之外最重要的替代方案 [AI computing] 解决方案,”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表示。

推荐阅读

  1. 澳大利亚能源辩论进入核能时代,可再生能源支持者忧心忡忡 (尼克事)

  2. 美国公布限制对中国科技投资的计划草案 (金融时报)

  3.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崛起下的新加坡“Fomo” (金融时报)

  4. 拜登与特朗普辩论:他们在人工智能、TikTok 和芯片方面的立场 (尼克事件)

  5. 美国禁令迫在眉睫,TikTok 广告商准备应急计划 (金融时报)

  6. 人工智能行业竞相让聊天机器人适应印度的多种语言 (金融时报)

  7. 顶级芯片封装商日月光将在美国和墨西哥增建工厂 (尼克事件)

  8. 软银支持的 Ola Electric 有望成为印度首家电动汽车上市公司 (尼克事件)

  9.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称过去的投资只是人工智能赌注的“热身” (金融时报)

  10. 越南 VNG 的目标是到 2027 年实现大部分博彩收入来自海外 (尼克事件)

#techAsia 由东京日经亚洲的凯瑟琳·克里尔 (Katherine Creel) 协调,并得到伦敦金融时报科技部门的协助。

报名 这里 每周在日经亚洲接收 #techAsia 消息。编辑团队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email protecte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