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太空距离太阳更近却很暗,这是科学的解释

雅加达

当我们直接或通过网络媒体观察夜空时,我们都会看到同一个景象,即外太空的黑暗天空。

然而,这种黑暗引发了一个经典问题,即奥尔伯斯悖论,即为什么尽管宇宙中有数十亿颗闪耀的恒星,但太空看起来却是黑暗的?

最初,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尔伯斯提出这样的假说:恒星之间尘埃云等物质的存在吸收了光,从而导致太空保持黑暗。

然而,这一假设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矛盾,该定律指出,吸收光的物质本身会发出热量和光。

20 世纪,奥尔伯斯佯谬终于得到解决。人们发现,宇宙不断膨胀,导致来自遥远星系的光转移到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紫外和无线电波谱中。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探测到微波,整个宇宙似乎都会发光。

正如 detikINET 在 Orbital Today 周四(2024 年 6 月 13 日)报道的那样,真正的答案在于大气的存在。在几乎空无一物的太空中,光没有物体可以反射它。

然而,在地球上,太阳光会从大气中反射,导致人眼可见的光谱发生散射。光子与原子、分子和大气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光的不同分布。

地球大气层主要散射蓝光,因为蓝光的波长比红光短,所以白天的天空呈现蓝色。火星上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但由于大气层较薄,强度较低。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位于没有大气层或大气层非常稀薄的行星或卫星上,例如月球或水星,那么天空在白天和晚上仍然会显得漆黑。阿波罗登月任务的照片显示,那里的天空总是漆黑的,即使在明亮的阳光下也是如此。

*本文由 detikcom 独立校园认证实习计划参与者 Fadhila Khairina Fachri 撰写。

观看视频“新研究揭示太空旅行对人体的影响”

(阿什/阿什)

1718523446
#为什么外太空距离太阳更近却很暗这是科学的解释
2024-06-16 05:45:47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