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首都城市热度不断升温——亚洲位居榜首

一项新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大的首都城市遭遇的极端高温天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研究称,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这一危险趋势是由亚洲各地的酷热气温造成的。

根据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周五发布的分析报告,过去 30 年来,全球人口最多的 20 个城市(总人口超过 3 亿)气温超过 35 摄氏度(95 华氏度)的天数增加了 52%。

研究发现,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法国首都巴黎和埃及的开罗,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各大首都城市的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多,对人类健康、经济和基础设施构成威胁。

IIED 高级研究员塔克·兰德斯曼在新闻稿中表示:“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未来的威胁——它已经发生并且正在变得更加严重。”

“仅仅一代人的时间,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首都城市的极端高温天数就出现了惊人的增长,而城市热岛效应使情况更加恶化”,当城市用保留更多热量的道路和建筑物取代自然土地时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2024 年 6 月 9 日,端午节假期,游客们在北京故宫参观时躲避阳光。北京气象台发布 2024 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全市最高气温达到 35 摄氏度。- VCG/Getty Images

2024 年 6 月 9 日,端午节假期,游客们在北京故宫参观时躲避阳光。北京气象台发布 2024 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全市最高气温达到 35 摄氏度。- VCG/Getty Images

亚洲城市约占全球人口最多的首都的一半,这些城市的气温上升幅度最大——这一趋势在最近席卷整个亚洲的热浪中得到了明显体现,从 东南亚中国印度亚洲特别容易受到气候风险的影响,因为该地区人口众多、贫困程度高,而且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低洼地区,容易遭受洪水、海平面上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侵袭。

新德里位居最热城市榜首,过去三十年里,有 4,222 天气温超过 35 摄氏度,比分析的任何其他城市都多。2014 年至 2023 年期间,印度首都气温超过 35 摄氏度的天数将近一半(44%),而 1994 年至 2003 年期间这一比例为 35%,2004 年至 2013 年期间这一比例为 37%。

首都地区越来越热。5 月底,德里部分地区气温达到 49.9 摄氏度(121.8 华氏度)—— 该市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给印度电网和电力供应带来压力。高温持续到夜间,居民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我们在这个社区住了 40 年,但从未见过这样的夏天,”东南德里拉杰帕特纳加尔的 60 岁居民卡尔亚尼·萨哈 (Kalyani Saha) 告诉 >。

“我们每天只能得到一次水,而且水非常烫,除非你把水灌满一桶,然后让它冷却一整天再使用,否则你不能用这种水洗澡。”

2024 年 4 月 30 日,一名女子走过首尔一栋建筑外的空调机组。 - Anthony Wallace/法新社/盖蒂图片社2024 年 4 月 30 日,一名女子走过首尔一栋建筑外的空调机组。 - Anthony Wallace/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2024 年 4 月 30 日,一名女子走过首尔一栋建筑外的空调机组。 – Anthony Wallace/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德里的一位人力车司机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 称,由于人们更倾向于乘坐空调出租车而不是露天交通工具,他的载客量一直在减少。

“我的身体无法承受,但我必须继续骑车,”39 岁的萨加尔·曼达尔说道。“我们已经习惯了体力劳动,我们对此没有抱怨。但这种高温是不正常的,必须有所改变。”

印尼首都雅加达35摄氏度以上天数是过去30年来增幅最大的城市之一,从1994年至2003年期间的28天增加到2014年至2023年期间的167天。

由于政府未能实现气候目标并有效控制排放,城市高温持续时间也更长。2023 年 10 月,雅加达连续 30 天气温超过 35 摄氏度,比 1994 年至 2003 年整个时期的气温还要高。

在高温天气下,幼儿、老人和孕妇面临的风险更高,这也会给非正式工人和小时工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他们可能面临停工,或者不得不选择待在家里无偿工作或在危险的条件下工作。

高温还会损害经济,破坏农作物和牲畜,降低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在没有空调的地方,因为工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补充水分。

2024 年 6 月 18 日,印度古尔冈的人们躲避夏季酷暑。 - Parveen Kumar/印度斯坦时报/Getty Images2024 年 6 月 18 日,印度古尔冈的人们躲避夏季酷暑。 - Parveen Kumar/印度斯坦时报/Getty Images

2024 年 6 月 18 日,印度古尔冈的人们躲避夏季酷暑。 – Parveen Kumar/印度斯坦时报/盖蒂图片社

极端高温给高速公路、道路、电线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带来压力,造成供应链中断、停电和疾病。

根据 2022 年达特茅斯学院 研究发现,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极端高温已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数万亿美元的损失,世界上最贫穷和排放量最低的国家首当其冲。

国际环境与环境研究所的兰德斯曼表示:“应对极端高温的挑战需要政策制定者采取大胆行动,包括进行大量投资以适应这一新现实。”

“对于许多城市来说,阻碍大规模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不是缺乏知识、能力或资源,而是缺乏政治意愿和治理工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 的埃莎·米特拉 (Esha Mitra) 和凯瑟琳·马格拉莫 (Kathleen Magramo) 提供了报道。

如需了解更多 > 新闻和新闻简报,请创建帐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2024-06-28 00:40:55
171956942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