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任“外交政策总统” | 星报

当普拉博沃·苏比安托十月份接任印尼第八任总统时,我们可以期待看到一位更加积极参与外交政策的领导人,一位会抽出时间不辞辛劳出席重大国际峰会和会议的领导人,一位不仅代表国家而且会通过国际参与追求国家利益的领导人走遍世界各地。

他的继任者是自 2014 年起担任总统的佐科·“佐科威”·维多多,他更加关注国内事务,回避了许多国际会议。他从未参加过联合国大会,尽管他曾在网上发表过演讲,也从未前往瑞士达沃斯参加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这是一项享有盛誉的年度盛会,让世界各国领导人有机会展示他们的经济愿景和政策。

佐科威未能抓住这些机会,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有抱负的中等强国的领导人。自 2 月 14 日总统大选之后,普拉博沃就开始周游世界,甚至在 5 月份大选委员会确认他的胜利之前就开始了。

尽管他以佐科威国防部长的身份出访,但他以印尼候任总统的身份在这些国家首都受到接待和欢迎。东道国领导人也得以了解普拉博沃的外交政策。

东道国,尤其是他们的媒体,都把他视为世界第四大国家的新领导人,而该国的国际形象在过去 20 年中一直在上升,甚至在佐科威执政期间也是如此。印尼作为中等强国的其他国际荣誉包括世界第三大民主国家、穆斯林占多数国家中最大的民主国家、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以及世界最富有国家二十国集团 (G20) 的成员,排名第 16 位,但根据大多数独立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印尼有望跻身前五名。

前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BY)称赞普拉博沃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并在就职前就关注国际关系,并形容他本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演讲“强大而美丽”,为解决加沙和乌克兰的国际冲突做出了贡献。

“帕克·普拉博沃,‘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已成为‘外交政策总统’。祝你好运,继续加油,”SBY 在他的 X(前 Twitter)账户上写道。在佐科威之前的 2004 年至 2014 年任期内,SBY 也被认为是外交政策总统。这并不是要抹杀佐科威在过去 10 年取得的外交政策成就。其中包括印尼在 2022 年担任 G20 主席国和去年担任东盟主席国,以及印尼在印度-太平洋和东盟方面的许多其他举措,但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外交部的强有力和有效的支持。鉴于佐科威倾向于避免国际旅行和峰会,自 2014 年起担任其外交部长的 Retno LP Marsudi 已成为印尼在全球舞台上的公众形象。

在 2014 年至 2019 年的第一任期内,佐科威将出席许多会议和峰会的任务委托给了副总统尤素夫·卡拉,后者曾多次前往联合国大会。在第二任期内,副总统马鲁夫·阿明对外交政策的了解甚至比佐科威还少,他从未被派去代替佐科威出席国际论坛。

当选副总统吉布兰·拉卡布明·拉卡只有 36 岁,他对外交政策的复杂性和错综复杂可能就更加不熟悉了。

纪伯伦将会更像他的父亲佐科威,上任后将重点关注国内问题。

鉴于普拉博沃的军事背景和部分海外教育背景,以及过去五年担任国防部长的经历,他应该对印尼新任总统面临的外交政策挑战更加熟悉,也更愿意应对这些挑战。与他在二月份击败的另外两位候选人相比,考虑到迅速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挑战,普拉博沃可能是印尼总统的正确人选。前中爪哇省省长甘加尔·普拉诺沃在关注国内问题方面更像佐科威,而前雅加达省长阿尼斯·巴斯维丹不像普拉博沃那样面临外交和国防政策挑战。

10 月份,普拉博沃接替佐科维出任总统可谓恰逢其时。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升级,印尼需要一位能够深刻理解该国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的总统。

我们期待普拉博沃做出的一个重大改变是将外交政策的重点从佐科威领导下的经济关系转向国防和安全。在所有人中,这位新任总统非常清楚,一旦印度太平洋地区爆发外国侵略或战争,我们的国防能力将是多么脆弱。在佐科威的领导下,印尼未能建立满足最低基本兵力 (MEF) 的军事能力,仅达到今年年底设定目标的 70% 左右。

我们可以预期,印尼在应对中美竞争时的态度将发生更微妙的变化,同时仍坚持其不结盟原则。不结盟从来不意味着距离相等,而更多的是“在两个珊瑚礁之间航行”的精神,根据国家利益倾向于一方或另一方,但永远不会完全与一方结盟。

迅速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要求印尼不断适应,这包括为本地区爆发战争做好准备。普拉博沃作为总统,从 10 月开始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国内问题与外交和国防问题之间取得平衡。虽然他可以依靠外交部的支持来执行他的命令,就像佐科威在过去 10 年里所做的那样,但如果我们根据他在就职前几个月的外交政策积极性,我们可以期待一位在国际舞台上更积极、更有吸引力、知名度更高的总统。——雅加达邮报/ANN

Endy Bayuni 是《雅加达邮报》的高级编辑。

1718511158
#印尼新任外交政策总统 #星报
2024-06-16 03:46:1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