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普京参与谈判? 策略和决心 – DW – 2024/06/29

继六月中旬在瑞士举行首次高级别会议之后,乌克兰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已开始忙于组织另一场和平峰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希望保持外交攻势,并宣布了 7 月份的“新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显然涉及乌克兰和平计划工作组。与此同时,媒体报道称沙特阿拉伯可能是东道主。

第一次会议约有 80 个国家参加,但俄罗斯未受邀请,中国也没有参加。

讨论的议题包括自由贸易路线、核安全和囚犯交换等。与会者还为俄罗斯未来参与打开了外交大门。

根据峰会通过的联合公报,实现乌克兰和平“需要各方的参与和对话”。但这是否意味着在战争的第三年,现在有机会进行真正的和平谈判?

欧盟与乌克兰签署长期安全协议

要观看此视频,请启用 JavaScript,并考虑升级到以下 Web 浏览器: 支持 HTML5 视频

德国之声采访了两位著名的德国外交官,以了解他们对如何结束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的看法:前驻莫斯科大使、前联邦情报局副局长吕迪格·冯·弗里奇(Rüdiger von Fritsch)以及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外交政策顾问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

普京“无意结束这场战争”

两位外交官都表示,甚至在瑞士会议召开之前,当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停火愿景时,双方不可调和的立场就已经很明显了。

莫斯科结束对乌克兰战争的条件是,基辅必须从2022年被俄罗斯吞并的南部和东部四个地区撤军,并放弃加入北约的意图。

德国前驻莫斯科大使吕迪格·冯·弗里奇(档案照片)
吕迪格·冯·弗里奇(Rüdiger von Fritsch)是德国前驻莫斯科大使 图片:DW

然而,冯弗里奇目前表示,普京“如果其侵略行为最终得到回报,那么他绝对没有兴趣结束这场战争”,如果他的提议被采纳,情况就会如此。

霍伊斯根称,普京的提议“根本不是认真的”,并补充说,俄罗斯总统更感兴趣的是“破坏瑞士会议的进程”,以观察会议的反应。

西方需要“持久力”

因此,两位外交官都表示,他们怀疑谈判能否在短期内实现。首先,“普京必须承认乌克兰合法政府和泽连斯基总统是谈判伙伴,”霍伊斯根说。

但就在上个月,根据乌克兰法律,泽连斯基的任期正式结束时间自动延长,普京对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该法律规定实施戒严期间不能举行选举。

最高外交官克里斯托弗·霍伊斯根出席 2024 年 2 月慕尼黑安全会议
高级外交官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主持慕尼黑年度安全会议图片:Matthias Schrader/AP/图片联盟

此外,霍伊斯根表示,俄罗斯首先需要遵守《联合国宪章》,承认乌克兰的主权、独立和国际公认的边界——瑞士峰会最终公报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我认为,只有让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重新处于强势地位,才是实现和平的唯一机会,”霍伊斯根补充道。

他说,俄罗斯远未承认乌克兰的立场,因此“我们不太可能在秋季召开俄罗斯参与的会议”,并强调乌克兰及其西方伙伴需要“持久力”。

加强乌克兰,制裁俄罗斯

霍伊斯根补充道,西方许多人都不愿意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如果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乌克兰将需要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6 月俄罗斯袭击哈尔科夫后,一栋被炸毁的居民楼
近几个月来,俄罗斯加大了对哈尔科夫的袭击力度图片:乌克兰紧急服务中心/美联社/图片联盟

他说:“我认为,只有乌克兰加入北约,与俄罗斯达成协议才是可以接受的。”

乌克兰自2008年起就得到加入北约的保证,但至今仍不具备候选国地位。

冯·弗里奇也不指望外交上能迅速取得成功。这位前驻莫斯科大使表示,只有当普京在俄罗斯的权力受到质疑时,他才会进行实质性谈判。

“弗拉基米尔·普京必须不断收买国内民众的认可。他通过镇压、宣传和不断的贿赂来统治他的国家,”冯·弗里奇说。

虽然制裁已经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压力,但克里姆林宫也担心意外事件——比如可能破坏其权力的起义。

2022 年 9 月,一名女子在莫斯科抗议俄罗斯军事动员期间被捕
克里姆林宫不容忍异议。图为一名妇女在 2022 年 9 月抗议俄罗斯部分军事动员时被捕图片:亚历山大·涅曼诺夫/法新社

冯弗里奇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的两个例子:苏联士兵母亲反对阿富汗战争的抗议,以及列赫·瓦文萨领导的团结工会发起的推翻波兰共产主义制度的大规模示威活动。

“普京害怕这一点,”冯·弗里奇说。“你必须让他明白这一点。如果他得出这个结论,那么他就会愿意谈判。”

怎么做?加强乌克兰,并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他说。

本文最初以德语撰写。

1719715230
#如何让普京参与谈判 #策略和决心
2024-06-29 19:16: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