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微型可注射装置 可用于监测颅内生理学-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6月16日电(记者陈聪)中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微型可注射超声波传感器,可无线监测颅内信号,为颅内医疗提供突破现有临床仪器限制的选择。

该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生理数据是判断人体生理状态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治疗和检测疾病。如何安全、稳定地获取准确的人体生理数据一直是医疗监测领域的一大重点。

研究指出,目前使用经皮导线的有线临床仪器容易引起感染和潜在的手术并发症,同时患者的活动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臧建锋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可注射、生物可吸收、无线超结构水凝胶传感器,用于颅内信号的超声监测。

根据研究,这些传感器是大小为八立方毫米的立方体,由可生物降解、刺激响应的水凝胶以及具有特定声学反射频谱的周期性排列的气柱制成。

该装置通过穿刺针植入颅内,可根据生理环境变化而变形,导致反射超声波的峰值频率变化,可通过外部超声探头进行无线测量。

因此可以获得各种生理数据,例如颅内压、温度、pH 值和血流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该发明由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约一个月后就会在体内降解,无需取出,从而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

此外,研究团队还提出创新算法,通过同时分析多个传感器的频率变化数据,有效分离压力、温度、pH值等因素的耦合效应,实现对复杂生理环境的全面感知。

研究团队指出,该类装置在降低能耗、无热效应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未来还可应用于人体其他部位,有望为临床智能诊疗提供新的技术模式。■

1718553779
2024-06-16 15:49:00
#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微型可注射装置 #可用于监测颅内生理学新华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