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 2030 年全球石油过剩将达到“惊人”水平 – 爱尔兰时报

国际能源署警告称,随着石油公司增加产量,到本世纪末世界将面临相当于每天数百万桶的“惊人”石油过剩,从而削弱欧佩克+管理原油价格的能力。

国际能源署在周三发布的年度石油行业报告中写道,尽管预计石油需求将在 2030 年之前达到峰值,但以美国为首的产油国的持续投资将导致到那时石油闲置产能超过 800 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表示,这种“巨大的额外石油缓冲”可能会“颠覆”欧佩克+管理市场的努力,并迎来一个低油价时代,并补充称,除冠状病毒大流行外,闲置产能的水平将是前所未有的。

该机构负责人法提赫·比罗尔表示:“石油公司可能希望确保他们的商业战略和计划能够为正在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

该机构总部位于巴黎,成立于 20 世纪 70 年代阿拉伯石油禁运之后,旨在为能源安全提供建议。去年,该机构表示,世界正处于化石燃料时代“终结的开始”。该机构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将在本世纪末开始下降。

但其预测遭到了石油行业的谴责,尤其是中东和美国,这些地区的产油国正在加大对原油产量的投资。

2023 年,全球石油和油田资本支出将增至 5380 亿美元(5000 亿欧元),实际达到 2019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增长主要由中东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推动,这些公司的支出是 10 年前的两倍。

欧佩克秘书长海瑟姆·阿尔·盖斯将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描述为“危险的”,并警告说,如果产油国停止投资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能源混乱”。

国际能源署在新报告中对欧佩克+未来是否能够扩大产量提出质疑,因为它继续受到欧佩克以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挤压。

“今年, [the Opec+] 国际能源署指出,“由于欧佩克自愿大幅减产,其在石油市场的总份额已降至 48.5%,为 2016 年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该署还表示,即使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更广泛的欧佩克+继续大幅减产,“其原油产量也会在 2025 年至 2030 年期间不同程度地超过需求”。

国际能源署表示,到2030年,全球大部分石油需求将来自印度和中国。印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司机上路,其汽油使用量将大幅增加。而中国正在建设大型新石化工厂。

相比之下,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在 2007 年达到顶峰,到 2030 年将下降至 1991 年的水平。国际能源署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全球经济年增长率将达到 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