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星期三起要记住什么

► 俄罗斯空袭造成七人死亡,两处能源基地遭到袭击

4 月 10 日星期三,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东北部)和敖德萨(南部)的两个能源站点发生夜间袭击,造成 7 人死亡,俄罗斯继续实施针对电网的战略。

敖德萨地区州长表示,共有 4 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 10 岁女孩,另有 7 人受伤。 据内政部称,几个小时前,两名妇女和一名儿童在俄罗斯对哈尔科夫地区的一次袭击中丧生,哈尔科夫地区经常成为攻击目标,并指出还有两人受伤。

乌克兰能源部此前报道称,乌克兰南部的两处能源设施遭到夜间袭击。 他说,这些是尼古拉耶夫的一个变电站和敖德萨地区的生产设施。 此次袭击导致两个地区停电。

► 拜登敦促众议院“立即”就援助乌克兰问题进行投票

美国总统乔·拜登呼吁众议院立即投票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援助。 “大多数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压倒性地支持乌克兰。 现在必须进行投票”他宣称,而民主党总统乔·拜登要求为基辅提供的 600 亿美元信封已在美国国会受阻数月之久。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迈克·约翰逊拒绝就对乌克兰援助的未来发表评论,确保谈判仍在进行中,尽管一再呼吁采取行动。 这些资金于二月份在参议院获得批准,但众议院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者拒绝审查目前的文本,原因之一是移民问题上存在更广泛的争议。

► 柏林采取一揽子措施帮助乌克兰重建

德国政府周三采取了一揽子措施支持乌克兰重建,向乌克兰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便利,并为德国企业在乌克兰的投资提供保障。

这是关于一个 “对乌克兰重建国际会议的贡献” 应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和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邀请,定于 6 月 11 日至 12 日在柏林举行,德国经济和发展部在一份联合新闻稿中强调了这一点。

► 俄罗斯:乌克兰边境地区遭遇无人机袭击,三人死亡

州长宣布,周三,一架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一个村庄内行驶的一辆汽车,造成三人死亡,其中包括两名儿童。

“一架乌克兰无人机在科热涅夫斯基区阿帕纳索夫卡村的一辆民用汽车上投下爆炸装置。 不幸的是,当时车上的三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两名儿童。”,他在 Telegram 上说道。

► 乌克兰“现在”需要防空

乌克兰不能等待,需要 “ 现在 ”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于 4 月 10 日星期三宣布,将部署防空系统,以应对俄罗斯对其城市和基础设施的轰炸。

“乌克兰根本等不及,它现在需要防空系统、弹药和援助”延斯·斯托尔滕贝格 (Jens Stoltenberg) 与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塔布 (Alexander Stubb) 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战场形势艰难”,大西洋联盟秘书长警告说。 但是,他补充说, “我知道一些盟国现在正在考虑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如何进一步动用库存,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防空能力,因为这很紧迫”

► 俄罗斯将抵制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问题会议

俄罗斯外交部门将该项目描述为 “美国民主党人” 此次会议 “关于乌克兰的和平” 瑞士将于 6 月 15 日至 16 日组织该赛事,俄罗斯将不会派代表参加。

“这一切的背后是美国民主党人,他们希望此类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表明他们的项目+乌克兰+仍然具有相关性”,向国家通讯社塔斯社指责俄罗斯外交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

“选举就是他们的一切,乌克兰什么都不是”玛丽亚·扎哈罗娃坚称,她指责民主领导人支持基辅反对莫斯科 “危及成千上万的乌克兰人”

► 华盛顿将向基辅出售军事装备

美国已授权向乌克兰出售价值1.38亿美元(1.27亿欧元)的军事装备,用于修复和升级“鹰”导弹系统,而国会仍阻止6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从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继承的苏联时代开始的,此后在西方系统,特别是美国系统的贡献下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华盛顿向乌克兰提供了先进的防空系统,例如爱国者系统和老一代鹰系统。

“乌克兰迫切需要增强抵御俄罗斯导弹袭击的防御能力以及俄罗斯军队的空中能力”,宣布负责美国向外国军售的联邦机构。

► 中国谴责对其与俄罗斯关系的批评

中国保证拒绝任何 “批评或压力” 在美国发出警告后,美国威胁称,如果俄罗斯继续在乌克兰问题上推进,北京将追究其责任。

“中俄两国有权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在俄罗斯外交首脑访问北京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 “此类合作不应受到干扰或限制”,她补充道,并且 “中国不接受批评,也不接受压力” 在这方面。

周二,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时表示,中方重视 “非常重要” 对中俄关系。

—–

1712814889
#月 #日星期三起要记住什么
2024-04-10 09:49:1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