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碧嘉兰(Laura Bicker),BBC驻北京记者

在中国,人们带着极大关注和些许焦虑来追踪美国大选。无论谁入主白宫,他们都担心国内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都不希望看到战争。」北京市民向先生说。公园里的音乐进入高潮,附近的舞者优雅地与舞伴转动着。

他和其他长者经常聚在日坛公园跳舞,这里距离美国驻中大使馆仅几百公尺。

除了新舞步,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也是他们的心头大事。

这次选举正值两个超级大国在台湾、贸易和国际事务问题上的紧张态势升温之际。

「我很担心中美关系变得紧张,」60多岁的向先生说,「我们想要的是和平。」

图片来源:BBC 新闻

孟先生希望川普获胜。

公园里的群众聚在一起听这段对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全名。这是一个可以谈论美国总统的国家,但批评本国领导人可能会带来麻烦。

他们说自己担心战争,不仅是中美冲突,还有目前中东和乌克兰战争局势。

另一位70多岁的老人孟先生说,这就是他希望川普赢的原因。

「虽然他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但他不希望发动战争或打仗。拜登(Joe Biden)发动了更多的战争,所以更多的普通人不喜欢他。正是拜登支持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他说。

在旁边拍舞蹈影片的姐妹也加入讨论,其中一位说:「川普(Donald Trump)在电视辩论中说,他上任后24小时就会结束乌克兰战争。」

她续说:「关于贺锦丽(Kamala Harris),我对她了解不多,我们认为她跟支持战争的拜登走一样的路线。」

在北京日坛公园跳舞的市民

图片来源:BBC 新闻

他们的意见呼应了中国官媒所传播的讯息。

中国呼吁国际社会通过谈判实现加萨停火,同时与其所谓的中东「阿拉伯兄弟」紧密合作,并迅速谴责美国对以色列坚定的支持。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联合国表示,中国正在发挥「建设性作用」,他指责华盛顿「为了一己私利而利用局势」。

尽管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在美国大选没有心仪人选,但许多人都会同意,对中国民众和国家领导人来说,贺锦丽是个未知数。

但也有人认为,在中美最大冲突点之一台湾问题上,她会比川普更可预测。

「我不喜欢川普。我不认为中美之间会有好的未来——问题太多了,全球经济问题,还有台湾问题。」一位4岁男孩的父亲在公园家庭乐时说。

在公园的小男孩

图片来源:BBC 新闻

他担心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会引发冲突。

「我不想这样。我不希望儿子去当兵。」他一边说,年幼的儿子一边嚷着要再上滑梯。

北京声称自治的台湾岛是中国领土,习近平说统一是「历史的车轮谁都无法阻挡」,不排除以武力收回台湾。

美国与北京保持官方关系,并在其「一中政策」下承认北京为唯一的中国政府,但它仍然是台湾最重要的国际支持者。

在《台湾关系法》之下,华盛顿可以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拜登也曾表示美国将军事保卫台湾,打破了被称为战略模糊的立场。

贺锦丽没有走得那么远。相反地,她在最近一次访谈被问到此议题时表示「承诺所有国家的安全与繁荣」。

川普则较重视交易,而非外交。他说台湾应支付保护费。

「台湾从我们手中抢走了我们的晶片生意。我的意思是,我们有多愚蠢?他们非常有钱。」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台湾应该为我们提供的防卫付钱。」

受访者最大的担心之一是,这位前美国总统明确表示会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

这是许多中国企业目前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中国正努力制造足够的商品,以出口拜托经济衰退。

中国官员对于川普发起的贸易关税感到愤怒和蔑视。

拜登也针对中国电动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北京认为,这些举动试图遏制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2017年,习近平和特朗普在北京,站在鲜花前指指点点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 BBC 新闻

上一次习近平和川普在北京会面发生在2017年。

「我不认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会有任何好处。」向先生说。他和很多中国民众想法一样,认为关税会打击美国人民,增加普通人的生活成本。

很多年轻一代在爱国的同时,也崇尚美国潮流和文化——这也许比任何外交手法更有力量。

在公园里,20岁的莉莉和22岁的安娜从抖音接收新闻资讯,谈到中美竞争关系时,她们呼应了中国官媒的论调,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豪感。

「我们的国家非常繁荣强大。」她们穿着汉服说。

她们说自己爱国,但同时也喜欢《复仇者联盟》,尤其是《美国队长》。美国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也在她们的音乐歌单上。

像17岁的露西这样的少女,希望有一天能到美国读书。

她骑着公园里新安装的健身脚踏车,梦想着自己毕业后,有天能游览环球影城。

她说很开心看到有女性候选人。 「贺锦丽参选,标志着性别平等向前迈进重要一步,看到她成为总统候选人令人感到鼓舞。」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出现过女性领袖,本届24名中共政治局委员没有女性。

在北京日坛公园卖串烧的摊贩

图片来源:BBC 新闻

在北京日坛公园卖串烧的摊贩

露西也对中美之间的激烈竞争感到忧虑,她认为两国改善关系的最佳方式是加强人文交流。

双方都承诺推动这方面合作,但美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数量,已从2011年的约1万5000人降至800人。

习近平希望未来五年内吸引五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但美国驻中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近月接受《BBC》访问时,指责中国政府一些部门没有认真对待这项承诺。

他说,安全部队或一些政府部门,曾数十次阻止中国公民参加美国举办的公共外交活动。

另一边,中国学生和学者也表示在美国边境遭受不公平对待。

不过,北京少女露西仍然乐观地认为,她总有一天可以到美国,去推广中国文化。

附近的音乐响起,她呼吁美国人来中国体验一下。

「有时我们可能会有点拘谨,不像美国人那么热情外向,但我们是很好客的。」她说完就回到家人身边。

本文经《> 中文》授权转载,原文发表于此

延伸阅读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翁世航
核稿编辑:张博丞

1729059177
#TNL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4-10-16 04:00: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