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如何应对未来的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个成员国的卫生官员希望下周在日内瓦齐聚一堂时完成为期两年多的应对流行病新规则的谈判。

谈判于周五进入最后阶段,预计将于 5 月 27 日至 6 月 1 日的会议上正式达成两项补充协议:一项是对现有疫情卫生规则的更新,另一项是在新冠疫情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后,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条约,以加强世界对未来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本次世界卫生大会将有大约 100 名部长出席,这是世卫组织自 1948 年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时刻,也将决定正处于第二任期中期的总干事谭德塞的遗产。

所谓的“疫情条约”是什么?

世卫组织已经制定了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即《国际卫生条例》(2005),其中规定了各国在公共卫生事件有可能跨越国界时应承担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立即向世卫组织通报卫生紧急情况以及采取贸易和旅行措施。

这些规定是在2002/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制定的,人们认为它们对于应对埃博拉等地区性疫情仍有作用,但对于全球性疫情则显得不足。

制定条约的大部分动力来自于希望解决当前体系在新冠疫情时期存在的缺陷,主要是为了避免重演谭德塞多次谴责的“疫苗种族隔离”,并确保更快、更透明的信息共享与合作。

谈判人员表示,该条约中最重要且争议最激烈的部分之一第 12 条规定,保留约 20% 的检测、治疗和疫苗给世卫组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分发给较贫穷的国家,尽管具体比例仍存在争议。

这将是继2003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之后的第二项此类健康协议,该条约旨在通过征税以及标签和广告规则来减少吸烟。

全球卫生规则将如何变化?

此前有批评称,繁琐的现有规则减慢了全球对新冠肺炎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国际卫生条例》规则的更新包括一个新的警报系统,用于传达未来疫情的不同风险评估。

目前,世卫组织只有一个紧急级别,即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而新系统设想了一个名为“早期行动警报”的中间阶段。

谈判人员还在考虑将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定为“大流行紧急状态”,以弥补当前体系中根本没有使用“大流行”一词的漏洞。

其他修订包括试图加强各国的义务,例如,加强了有关各国向世卫组织通报公共卫生事件的义务的措辞,从“可能”改为“应该”。

各国如何看待该协议?

谈判的一个特点是富国与穷国的立场存在巨大分歧,调解员试图调解分歧的努力也遭遇失败。

参与谈判的消息人士称,条约谈判错过了 5 月 10 日这个关键期限,几乎破裂,迫使谭德塞上周召开紧急会议以鼓舞士气。

除了共享药物和疫苗外,最具争议的方面之一就是资金,包括是否设立专项基金或利用现有资源,例如世界银行的10亿美元流行病基金。

谈判有时会拖到深夜,因技术细节而陷入僵局。

制约谈判的另一个因素是该条约的政治压力,特别是来自右翼团体和政客的压力,他们称该条约威胁主权,而世卫组织对此予以强烈否认。

接下来发生什么?

新的《国际卫生条例》规则和流行病协议旨在相互补充,但对于两者是否可以独立存在,人们的看法不一。消息人士称,《国际卫生条例》谈判进展更顺利,通过的可能性也更大。

然而,两名西方外交官表示担心,那些寻求在疫情条约上做出重大让步的人将把《国际卫生条例》谈判“劫持”。

该条约需要得到批准才能生效,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国际卫生条例》的修改则会在 12 个月后自动生效,除非各国选择退出。

谈判人员表示,假设谈判没有破裂,几乎肯定需要进一步谈判来确定新规则究竟能带来哪些好处。

1716754243
2024-05-24 12:53:17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