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芯片制造之都竞相培训更多工人

打造未来的技术。保护国家免遭攻击。购买跑车。

这是在半导体行业工作可以获得的一些好处,在台湾一所顶尖工程学校最近举行的为期一天的招聘会上,200 名高中生了解到了这一点。

“台湾的自然资源并不多,”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新成立的微电子系主任莫里斯·柯尔告诉学生们。“你们是台湾优质的‘人才宝库’。你们绝不能浪费上天赐予的才智。”

这个拥有 2300 万人口的岛屿生产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 全球半导体, 微芯片几乎可以驱动所有东西——家用电器、汽车、智能手机等等。此外,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和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台湾专门生产最小、最先进的处理器,占 2022 年全球产量的 69%。

但疫情引发的 芯片短缺, 随着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恶化 亚洲紧张局势, 凸显了当前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它对一个受到疫情影响的岛屿的依赖。 被中国收购。

在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短缺数百个 数千名工人。 2022年,咨询和金融服务巨头德勤估计,到2030年,半导体公司将需要超过100万名额外的技术工人。

纽约大学微电子系主任莫里斯·克尔 (Morris Ker) 就学生应该加入半导体行业的原因进行了演讲。

(斯蒂芬妮杨/洛杉矶时报)

为了保持台湾作为世界芯片制造之都的地位,台湾政府和几家企业去年帮助这所大学(纽约大学)创建了微电子系,以便让学生快速进入行业工作。目前,该系正在招收首批学生。

20 岁的吴敏汉与母亲坐在前排,不需要太多的劝说。

他最初申请大学主修数学,但后来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于是退学了。后来他读到有关新微电子专业的信息,决定申请。他正在等待消息。

他说:“这个部门可能会对我未来的职业前景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其他人则被撕裂。

18 岁的连玉燕表示,虽然新专业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她也对机械工程和光子学专业感兴趣。她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高薪的技术工作,但希望保留自己的选择空间。

一排排的考生坐在礼堂式的房间里

纽约大学新微电子系的未来学生正在参加入学考试。

(吴新云/《时代》杂志)

陪她参加此次活动的父亲曾在半导体行业工作,他认为 人工智能的进化。 然而,这并没有对他的女儿起到多大说服作用。

“你无法控制 Z 世代,”他笑着耸耸肩说道。

许多争夺下学期该项目 65 个名额的潜在学生列出了工资和 工作稳定性 半导体行业是他们最看重的行业之一。在台湾,很少有行业能在薪酬和声誉上与半导体行业相媲美。

随着 电动汽车, 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需要更多的半导体, 许多国家 都将芯片自给自足作为首要任务。

据半导体行业协会和波士顿咨询集团称,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政府自 2021 年以来已宣布为半导体行业提供超过 3160 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这些组织 5 月份的一份报告预测,到 2032 年,私营企业将额外花费 2.3 万亿美元建设更多设施, 制造半导体, 也称为制造工厂或晶圆厂。

学生们坐在教室里,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

纽约城市大学的学生在周四晚上的实验室中致力于构建心电图心脏监测器。

(斯蒂芬妮杨/洛杉矶时报)

与此同时,芯片制造能力的扩张也加剧了另一个短缺问题:芯片制造人才的短缺。

随着全球人才争夺战升温,台湾制造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台湾更有动力培养自己的 下一代 工人。

半导体产业被称为台湾的“硅盾”,被认为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以至于它可以阻止宣称拥有台湾民主的北京发动 军事攻击。 台湾人常常将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和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称为“守护国家的神山”。

在他的演讲中,Ker 举了另一个例子来说明该行业的不可或缺性。当台湾的 最严重的地震 在四月份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重创中,工厂工人被疏散但很快又回来了——克尔说,这是 制造中心的复原力。

但对于纽约城市大学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苏新政来说,对自然灾害的响应代表了为继续生产全球如此多的芯片而需要进行的艰苦工作。

一名学生与同学在笔记本电脑前工作,他身后是投影仪屏幕。

二年级学生苏新政在电子工程实验室进行期末项目。

(吴新云/《时代》杂志)

苏说:“人们总是随叫随到。”他补充说,他会优先考虑 空闲时间 而不是高薪。“我们看到他们都回去保护机器了。”

业内资深人士在描述台湾如何从零开始建立半导体产业时,提到了艰苦的工作和牺牲。他们用黑色幽默比喻通宵工作会毁掉自己的肝脏。

他们担心年轻一代不太愿意这样做 惩罚性的工作。

尤其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正在削弱人们对台湾和台积电所著称的制造厂的工作兴趣。

过去两年,劳动力需求 在制造业 已经超过了芯片制造过程的其他部分,例如设计 电路板 根据当地招聘平台 104 Job Bank 的数据,这些工作要么是制作完成后再进行包装。纽约大学工程系的学生表示,这类工作似乎很累人,工资比研究或设计职位要低。

23 岁的丁成伟经常匿名上网查询不同公司的薪资和工作内容。因此他知道,制造业的岗位对他没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岗位需要全身防护服来防污染,而且要两天轮班,每天工作 12 小时。

学生们坐在礼堂里记笔记

学生们参加为培训下一代半导体工人而设立的项目的招聘活动。

(吴新云/《时代》杂志)

“在工厂工作就像在当工人一样,”该校硕士生兼助教丁说道。“如果我能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更高的薪水,我为什么要去工厂工作呢?”

他推测,只需提供更多资金就能解决半导体工厂的就业短缺问题。

这对 19 岁的魏昱涵来说已经足够了,她在学习机械工程的第一年后对半导体行业产生了矛盾。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旅行中参观了一家工厂后,她觉得这份工作似乎很简单,而且薪水很高。

“我可能只是给自己洗脑,让自己喜欢上了它,”她说。“为了钱我可以放弃自由。”

在介绍会结束时,所有参加的学生都参加了一个简短的入学考试,作为申请的一部分。不过,新系的招生受到人力资源紧缺的限制——克尔补充说,学校也迫切希望招聘更多的半导体教师。

台北特派记者吴新云对本报道亦有贡献。

2024-06-06 09:00:11
171776925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