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低价前景对汽车制造商构成威胁

华盛顿(美联社)——这种情况让美国汽车业感到恐惧。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设立工厂,利用北美贸易规则。一旦北美贸易规则生效,他们就会将超低价的电动汽车大量运往美国。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汽车(平均售价 55,000 美元,大约是中国同类产品的两倍)难以与之竞争。工厂倒闭。美国工业中心地带的工人失业。

最终,这一切可能成为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政府补贴的中国竞争如何摧毁美国从钢铁到太阳能设备等行业的痛苦重演。这一次,目标将是电动汽车,美国汽车制造商预计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业务的核心。

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 (Sherrod Brown) 在 4 月份致总统乔·拜登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中国政府向市场倾销高度补贴的商品,目的是破坏国内制造业。”这封信呼吁彻底禁止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销售。“我们不能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电动汽车上。”

美国制造业联盟警告称,低价中国电动汽车可能会对美国汽车业造成“灭绝事件”。

北京可能利用的贸易协议是《美墨加协议》,该协议由特朗普政府谈判达成,并于 2020 年生效。该协议规定,在墨西哥组装的中国汽车可以免税或以 2.5% 的名义关税率进入美国。无论哪种方式,中国都可以以远低于美国典型价格的价格出售电动汽车。

为了化解这一威胁,美国确实有选择。海关官员可以裁定中国电动汽车不符合在墨西哥组装的低关税或免税优惠。美国政策制定者还可以向墨西哥施压,要求其禁止中国汽车进入该国。或者,他们可以以中国电动汽车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

唐纳德·特朗普 4 月份对《时代》杂志表示:“我将对他们征收 100% 的关税。因为我不会允许他们窃取我们剩余的业务。”

不过,无论美国政府采取何种举措,都可能面临想要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公司提出的法律挑战。

就在北京威胁浮现之际,美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电动汽车销售放缓的局面,尽管他们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生产电动汽车,以高昂的价格押注美国人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接受电动汽车。尽管联邦政府为买家提供税收优惠,但相对较高的价格削弱了美国的电动汽车销售。公众对充电站稀缺的担忧也加剧了这种担忧,而充电站短缺可能会加剧这种担忧。 充电站电缆盗窃案不断增加

乐观人士认为,超低价中国电动汽车的涌入可能会加速美国的电动汽车购买,加速对充电站的投资并迫使价格下降。

“让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忘掉所有关税和补贴,让市场自己决定,这样成本会更低,”乔治梅森大学梅卡图斯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乔治·W·布什政府贸易官员的克里斯汀·麦克丹尼尔 (Christine McDaniel) 表示。“是的,这会带来颠覆性影响。但电动汽车在美国的普及速度会快得多。”

这关系到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谁将主导零排放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去年,全球生产的电动汽车数量为 1040 万辆,其中中国占了近 62%。咨询和分析公司 GlobalData 的数据显示,排名第二的美国生产了约 100 万辆电动汽车,占比不到 10%。

在实现技术突破和控制成本方面,中国汽车制造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中国的比亚迪去年推出了一款名为海鸥的小型电动车 在中国售价仅为 12,000 美元(部分拉美国家售价为 21,000 美元)。其轻量化设计被认为是工程效率的奇迹,让 Seagull 能够使用较小的电池每次充电行驶更远。比亚迪表示,它正在考虑在墨西哥建厂——但只针对墨西哥市场。

美国政策制定者和汽车公司都不太放心。

“看看中国,看看他们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有多大,”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约翰·劳勒 (John Lawler) 在本月的德意志银行全球汽车行业会议上表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应对的重大竞争威胁。他们的开发过程要快得多——24 个月。”(相比之下,美国汽车的开发时间通常为 4 至 5 年,但电动汽车的开发时间已缩短至 3 年或更短。)

批评人士指出,比亚迪和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之所以能实现成本效益,得益于政府的巨额补贴。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称,从 2009 年到 2021 年,北京在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汽车上花费了 9530 亿元人民币(按当前汇率计算超过 1300 亿美元)。

拜登上个月坚称:“这不是竞争,而是作弊。”

上个月, 拜登大幅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从特朗普时期设定的 27.5% 提高到 102.5%。这意味着即使是价格低廉的比亚迪海鸥汽车也无法进入美国市场。(欧洲人也很担心:欧盟表示,计划从 7 月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 38.1% 的关税,为期四个月。)

不过,美墨加协议可能会让在墨西哥组装的汽车(即使是欧洲或亚洲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以低得多的关税或零关税进入美国。如果墨西哥制造的汽车符合 USMCA 的要求,它们就可以免税进入美国。汽车及其零部件至少 75% 必须来自北美。其中至少 40% 必须来自工人每小时收入至少 16 美元的地方。

不过,对于比亚迪这样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即使试图在北美采购零部件,获得 USMCA 规定的免税待遇可能仍很困难。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汤普森海因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丹尼尔乌伊佐 (Daniel Ujczo) 表示:“即使是北美汽车制造商也很难达到这些门槛。”

但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可以利用墨西哥来逃避拜登高达 102.5% 的进口税:如果他们能够证明在墨西哥组装电动汽车涉及“实质性改造”,从本质上将它们从中国汽车变成了墨西哥汽车,那么他们只需缴纳 2.5% 的税率——这是对大多数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的税。

美国官员可以否认在组装过程中发生了重大改变。但如果该决定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受到质疑,美国将很难获胜,“因为汽车组装厂通常会发生重大变化”,贸易律师、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戴维·甘茨写道。

不过,甘茨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我的看法是,利用美国政府现有的一种或多种贸易和国家安全机制,美国将成功排除墨西哥/中国电动汽车。”

甘茨认为,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是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封锁。毕竟,如今的电动汽车配备了摄像头、传感器和其他技术设备,可以收集汽车周围环境的图像和驾驶员的敏感个人信息。中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竞争对手。它是一个地缘政治对手——也可能是一个军事对手。

甘茨写道:“美国担心联网汽车可能被用来监视军事设施或发电厂,这并非毫无道理。”

拜登甚至警告称,电动汽车“可能被远程访问或禁用”。今年 2 月,他下令 商务部将调查中国“智能汽车”技术 '这可能是因国家安全原因封锁中国电动汽车的前兆。

梅卡图斯中心的麦克丹尼尔认为,美国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是考虑到墨西哥对其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依赖。

“你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美国告诉墨西哥:‘别想允许这种(中国电动汽车)投资进入墨西哥,’”她说。“‘我们不会允许这些汽车进入美国’”

麦克丹尼尔问道:“无论是现在还是下一届政府,是什么阻止了白宫发布一份新文件、一项行政命令,说‘如果我们的 USMCA 合作伙伴的产品中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令人担忧的外国实体的含量超过 X%,我们将不再承认它们’?”

由于 USMCA 将于 2026 年接受审查,因此美国拥有额外的筹码。如果它试图修改该协议(比如增加一项条款,禁止或限制中国电动汽车从墨西哥进口),但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谈判后未能成功,它可能会让 USMCA 失效。

麦克丹尼尔指出,为执行全球贸易规则而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已基本失去效力。由于美国阻止任命新法官,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其最高法院)实际上已于 2019 年 12 月停止运作。贸易案件目前无限期地悬而未决。

“我们不再处于 WTO 的世界,”麦克丹尼尔说。“‘强权即公理’——这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

____

美联社驻底特律汽车记者汤姆·克里舍对本报道亦有贡献。

1719489524
2024-06-27 07:00:08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