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雷·达利欧的桥水基金出售思科、惠普等公司股份,将 Nvidia 股份增加一倍,增持《七侠荡寇志》

据该公司最新报告称,亿万富翁投资者雷·达里奥 (Ray Dalio) 创立的桥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重仓买入了大部分“七大豪门”股票,同时抛售了思科系统 (Cisco Systems) 和高通 (Qualcomm) 等巨头,尽管这些公司公布了强劲的第一季度业绩 13F 备案

达利欧的策略包括风险平价法,以平衡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纯阿尔法”策略,以通过主动管理实现最大风险回报比;“全天候”投资,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都能获得稳定回报。这些策略帮助桥水基金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该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 (AUM) 为 1,240 亿美元。

与此同时,Dalio 的身价 154亿美元 并于 2022 年以联席首席投资官的身份退休,将基金的权力移交给更年轻的管理层。他于 2017 年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但仍是董事会成员和导师。2022 年的市场动荡给该基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新领导层的成本削减措施和组织重组帮助他们提高了利润, 两位数 今年。

2024 年第一季度,桥水基金彻底出售了软件公司 BILL Holding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账单)尽管收入和利润均超过预期, 最新的 季度业绩。该基金还减持了思科系统(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思科) 和惠普 (NYSE: HPQ),该股在过去三个月上涨了 12.78%。尽管惠普对人工智能个人电脑的需求和销量将持续增长持乐观态度,但惠普的举动可能令投资者感到吃惊。

进一步减持包括出售高通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高通),近 170 万股可口可乐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以及 892,158 股拼多多控股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配额分配),这些股票在过去六个月中均实现了显着增长。

然而,该对冲基金第一季度的科技股持仓量环比从 7% 增至 17%。看来,该对冲基金利用股票出售所得来增持“七大”股票中的几只,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硬件制造商和那些将从人工智能整合中受益的公司。

桥水基金增持了 Nvidia 的股份,截至第一季度末,持有这家市值数万亿美元的公司 704,599 股股票,价值超过 6 亿美元。仅这笔交易就可能是该公司上个季度的最佳选择,因为 Nvidi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NVDA) 股价本周创下每股 1,000 美元以上的新高,此前 发帖 创纪录的季度收入。

Nvidia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62%,达到 260 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其生成式 AI 计算工作以及 NVIDIA Blackwell 平台,其季度数据中心营收同比增长 427%,达到 226 亿美元。该公司还于 6 月 7 日宣布进行 10 比 1 的股票分拆,并将季度现金股息提高 150%,至分拆后每股 0.01 美元。

同一季度,达利欧的基金又增持了 Nvidia 的竞争对手和领先的芯片制造商 Advanced Micro Device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D)。 AMD),买入 679,454 股,价值 1.2263 亿美元。此外,亚马逊 (NASDAQ: 亚马逊) 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加大其运营和产品中的人工智能力度可能引起了桥水基金的注意。该基金在本季度开启了一项新交易,购买了 104 万股亚马逊股票,价值 1.89 亿美元。

其他大宗交易也涉及科技领域,优先考虑人工智能的采用和整合。该基金增持了约 330 万股 Alphabet(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谷歌)、184 万股苹果股票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苹果)、328,000 股 Meta Platform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以及 381,000 股微软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微软) 在 Q1 中。

几位亿万富翁投资者,包括 大卫·泰珀,正在分散其科技股,以购买中国廉价的人工智能科技股,并利用中国和美国市场之间创纪录的估值差距。达利欧也是中国股市的长期投资者,据他在 LinkedIn 帖子中称 上个月,已经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在所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尽管人们对中国的金融状况感到担忧,包括疫情后经济复苏乏力、房地产行业遭受重创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但达利欧表示,“中国市场对我的决策有利”。

然而,上个季度增持美国科技股的举措已开始为桥水基金带来回报,而这一举措深受达利欧数十年投资策略的影响。

免责声明:我们的数字媒体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前请自行分析或寻求专业建议。请记住,投资受市场风险影响,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回报。

1716577308
2024-05-24 10:43:51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