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打职棒OR去大学社会队磨练?谈谈两种进入职棒路径的好与坏

高中毕业打职棒优点1:职棒竞争强度高,能够刺激球员成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天择说适用于任何有竞争的环境,常常看到许多国内的新闻专栏用耸动的标题像是「xxx20岁就遭职棒释出,球员时期苦无上场空间」等等试图导引出这些选手年纪轻轻就遭淘汰很可怜或者是球队给的机会不多的风向,但个人只能说只要职棒环境越好,选手素质越整齐这种现象只会是常态。国外像是日、韩职或是小联盟早早就是这样的大炼蛊,日职有一大票育成或是后段选手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就遭到释出,小联盟更不用说,除了环境刻苦之外数不清的选手在不到18岁的年纪签下,然后20岁左右不见起色就遭到淘汰,只有少数在竞争环境中存活下来的能往更高层级挑战,但国外媒体几乎不曾看过有像台湾「xxx20岁就遭职棒释出,球员时期苦无上场空间」之类的报导出现,这可以代表中职过去的环境是有多舒适了。高强度的竞争可以刺激出球员们的无穷潜力,自主训练之争也是现在职棒球员如火如荼上演的戏码,「有没有看过凌晨xx点的斗六」、「有没有看过凌晨xx点的屏东」都时有所闻,除了球队安排的团练之外,现在的球员大部分都会在球队的训练基地针对弱点进行加训,像是常常听到特打、特守,或是与部门教练进行特制菜单训练。季末同样也是另一个战场,有揪团的冬季训练营,或者是到坊间的体能训练中心和运科基地进行一系列的强化,只要任何一刻出现松懈或者侥幸心态,就容易被其他好手超越。动力永远都是进步最重要的元素,因为强力的竞争逼迫选手去训练进步、磨炼心智,对于高中毕业就投入职棒的选手来说,相较较松散、强度低的大专棒球,可以提早接受更高程度的竞争并且在更早的年纪在球技上获得突破。 2:职棒高强度的赛事可以提早累积经验和修正缺点这是高中毕业进入职棒另一个明显的优点,近年因为绝大多数好手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职棒,因此让中职强度跟社会人杯赛和大专联赛强度相比可以说是越拉越开。从近年的季中二军业余交流赛或是高中球队屡屡打败大学队还有去年冬季联盟的U23培训队可以看出,大专、社会人联赛的强度是严重不足的,因此透过实战获得进步效果可能远远不及职棒。中职虽然现阶段实力不如韩、日职,但是来到一军舞台还是有很多机会碰上高阶洋投,现在的中职高阶洋投大多都是现役3A好手或者是在韩职有固定轮值的资历,提早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对手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且有更明确的进步方向。以这点来说个人认为野手比投手更有感,相较于投手,野手的养成更着重于大量的实战对战经验,主因在于投手在投球时是主动方、野手打击则是被动方,野手有再好的静、动态天赋,挥棒再怎么漂亮,如果无法在实战当中准确击球打出安打,那么这些stuff都是空谈,另外发球机也跟真实投手投出来的球有着天壤之别,因此需要透过大量实战获得与各型态投手的对战经验,抓到最合适的击球timing、适合攻击的球种、位置等等,所以在各国职棒的养成当中常常听到要喂PA,但较少听到要给投手喂局数。这里就要举岳政华、刘基鸿作为例子,两位都是顶尖高中生毕业后就进入职棒,第一年透过训练强化身体素质让他们能够衔接高强度的中职一军赛事,而两人在挥棒数据、身体素质都有过人之处,然而来到一军战场之初也是被一军等级的投手(尤其是洋投)杀的不要不要的,但这些经验都成了他们成长的养分,经过时间的累积,两人都逐渐成为球队当中不可或缺的强打,面对高阶洋投也不像过往那样畏惧,今年两人有不少全垒打都是攻击洋投的。年纪上分别是22、23岁的他们,倘若先读大专再打职棒,缺乏提前与这些高阶洋投对战的经验,同年纪的成长高度恐怕没有现在来的高。 3:职棒球团有更好的团练环境与纪律现在的职棒球团大部分都有自己球队的训练基地,再加上教练团的养成计画还有部门分工上都有一定的系统性,让新人球员拥有更有效率的团练环境,虽然最终能否成功还是要看个人造化,但在职棒环境能够获得最基本盘的训练量,不至于虚度时间、两手空空。另外就是纪律的部分,虽然不像大多青棒球团采取军事化管理,但职棒球团都有十分严谨内部管理系统,再加上球季、团练期长,大多时间都是团体行动,相较较为自由、个人时间长的大学能够减少年轻球员玩日愒岁的情形。缺点1: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三级棒球过往许多球队在训练还有观念养成上全程都会由教练一步步指导学生,不过进入职业舞台后,球团虽然会给予训练菜单或是球队有团练时间,然而想要在职业舞台站稳脚步并击败竞争对手,只会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自主思考能力才行。所谓自主思考能力是什么,就是选手为主、教练为辅的想法,能够知道每阶段缺乏的还有需要达成的任务是什么,各训练项目主要的含义在哪,并且统整出属于选手本身最有效率的训练方式,而教练的作用就是针对选手提出的想法给出专业建议,另外在选手遇到瓶颈时伸出援手。过往开放高中生投入选秀之后,蛮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相较于大专毕业的选手比较容易出现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迟迟找不到方向的选手,像是前兄弟队投手潘韦辰在近期的访谈就有提到:「进职棒心理层面还没准备好,想法常钻牛角尖,且仍用高中那一套做训练,强度完全不够,如果当年心智够成熟也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如何训练,应该能在职棒多投几年。」,另外前统一狮队投手黄靖帏也有说过:「当初高中生打职棒几乎没有前例可循,也没有导入运动科学,进狮队失去方向,直到被释出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深刻体会不是傻傻地练就会有成果。」 这些选手的特征是为了证明自己会在团练时间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并且会吃下所有教练给的训练菜单,有时还会意气用事超量训练,但无法理解这些练习对于技术层面提升的实质作用在哪,当进步不如预期时会告诉自己「努力还不够再练就好」,接着就继续埋头向前冲,这样的恶性循环让选手们信心逐渐被消磨殆尽,也慢慢对练球失去热忱。不过近年来基层环境的转变也让许多选手从青棒时期就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主要的改变有包括教练、网路资源、私人训练,年轻一辈的教练从日常的训练就会开始让选手学会思考何种训练对本身最有效率,并且对于训练的看法有更多的双向沟通,不会一味的给予指示并叫选手需绝对服从,网路资源部分则是现今网路有相当多训练相关的影片、课程可供参考,在家里也可以透过网路获得大量知识,最后就是私人训练,国内的私人体能训练中心、运科基地近年都有努力在向下扎根,与多所高中进行产学合作,让选手们能在更早的阶段就获得更多运科、进阶体能训练的观念。现今有不少对训练很有想法的高中毕业选手因此进入职棒以后因缺乏自主思考能力而快速遭到淘汰的问题在近年来是有在慢慢改善当中的。 2:若遇到养成体系混乱的球队,易遭摧毁高中生选秀进来的新秀相较于大学、社会人不管是在身材、技术上完成度都低不少,除了少数像廖健富、林承飞能够一进来就成为一军即战力,其余高中选秀好手大多都要历经一段可长可短的养成期,因此这段时间球队的养成体系就会是一大关键。不管是哪个职业运动都常常听到「养坏」或者是「新秀坟场」,在众多原因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养成体系的混乱,教练团队、高层有诸多的派系,彼此的执教风格大相径庭,对于技术上的指导也是众说纷纭,彼此之间无法有效整合,另外团队成员、体系年年都在大搬风,让选手们无所适从,常常某个训练模式练到一半又要砍掉重练。以中职为例近几年养成体系混乱的著名例子大概就是2017-2019年的中信兄弟还有成立后直到现在的富邦悍将,2017年开始中信兄弟启动了洋教练计画,试图把中信兄弟变成一支台版的「MLB」球队,也因此诞生了中职极少数的白人总教练史奈德,除了史奈德之外还有像是鋭威、马盖瑞、霍尔、列斯特等等外籍教练,只是这时悲剧发生了,这群洋教练团摊开来各个都是具有多年执教实绩的教练,但他们的共同点除了都讲英文和会打棒球外,执教风格、技术的看法都大不相同,另外语言沟通、教练无法久留等问题层出不穷,进入了一段长久的养成体系建立实验室的时代。这段时间洋教练人选几乎年年都在大搬风,训练方法也是一变再变,2018年史奈德团队甚至让整队参与中职初的亚历桑那春训,但事后来看除了烧钱和享受美国观光外没有太大的好处,经过了一连串的洋教练大炼蛊,中信兄弟在2020年终于确立了专属球队的养成体系,之后除了一军总教练经常有变动外,其余的部门教练大致人选都以定下,各部门间的沟通、默契也越来越顺畅,对于养成也都有一致的看法。至于富邦悍将的话已经有不少专栏和新闻都有关于养成体系混乱的相关报导,因此这边就不加赘述,只能说富邦悍将到现在还是看不出一个明确的养成体系,或许是发现养成高中生不易,因此这两年富邦除了那种超大物高中生外,选秀策略明显变成选择大量大社好手。 3:选手本身身体强度不足,或球团揠苗助长导致受伤出现这是另一个高中毕业投入职棒的隐忧,职棒在整个训练上还有赛事的密集程度和强度相较青棒都是三级跳,因此相当考验身体素质。首先是选手本身身体强度不足的问题,虽说高中毕业后的选手在进入职棒之后的头几年球队都会安排阶段性的重训课表,也不会有太密集的实战让球员能先专注在强化身体素质,然而并不是所有高中毕业的选手能够吃下职棒等级的训练菜单,常常在训练过程当中出现受伤的情形,让成长进度不断延后,除非是超大物新人,如果迟迟无法在实战做出贡献,可能会早早离开舞台。因此在高中毕业后投入职棒前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身体强度是不是已经足够,如果不足可以选择先到大社让身体素质提升到一个标准后再到职棒进行更高强度的挑战。前面比较属于选手错估自身身体素质的情况,后面这项就属于球团的规划问题,有些教练迫于战绩、饭碗的压力,会强行推上身体强度还不够的高中毕业选手在一军舞台大量出赛,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RUSH」,这个在开放高中毕业选秀后的头几年比较常遇到,因为当时的中职对于养成比较没有概念,再加上各球队在球员深度上都严重不足,除了一军的绝对主力外,许多高中毕业选手实力上比一军板凳、1.5军选手还要强,为了球队战绩只好让这些高中毕业的幼苗直接在一军担任主力。著名的例子有2014年高中毕业后首年就扛轮值的王则钧,第一年就吃下多达73.2局的局数,结果后面因为受伤导致投球机制走钟,球速也一度下滑到130公里,虽然后面有修到140公里上下,但再也没有在一军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再来是隔一年总冠军赛就担任主力牛棚的杜家明,后来也是受到大量伤势困扰球速仅剩不到130公里,好在转任野手后找到职棒生涯的第二春,今年预计也会是台钢雄鹰的中心打者。近年来随着每支球队逐渐重视养成,另外对于选手的身体素质评估上有所进步的情况下,揠苗助长的现象有明显减少,除了少数身体素质极佳的高中毕业好手像是曾峻岳能够立刻在一军做出贡献,其余选手菜鸟年多半是在二军练功。去大学社会队磨练优点1:时间弹性大可花费大量时间自主训练,另外培养自主思考能力这是与高中毕业进入职棒的一大差异,职棒虽然还是有自主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但球季当中还是团练和比赛占据多半时间。反观大学、社会人赛程十分松散,球队也较少团练的时间,因此腾出非常多时间让选手得以安排自主训练的课表,由于没有教练介入,对于训练的计画、阶段性的任务都要由选手本身去摸索,也就是说可以同时培养前面提到的自主思考能力。近年来台湾球界进步最多的地方在于私人训练这一块,而改变的第一步是许多体能训练中心的出现,教练多半都是去国外取经多年的海归派,核心概念是透过科学化的重训大幅改变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提升运动员的表现,在棒球界体能训练中心真正打响知名度的是刘致荣的横空出世,刘致荣在高中时期就是运动天赋顶级,投打两端都具备未来性的好手,只是高中毕业时实战球速最快大约在145公里上下,之后大学一开始陷入受伤低潮,为了突破瓶颈刘致荣来到黑山羊训练中心寻求突破,过人的身体素质搭配超人般意志力,刘致荣吃下了一般球员都大喊吃不消的可怕菜单,大三再度看到他时完全脱胎换骨,球速频频飙破155公里,顿时成为国内最火红的棒球选手。有了刘致荣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球员登门造访,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天花板突破的例子,现今体能训练中心可说是蓬勃发展,棒球比较知名的有前面提到的黑山羊或者是状猿工作室还有魄疯体能训练中心等等,只要有心挑战职棒的选手基本上都有在体能训练中心进行身体素质的增强。而在国内棒球训练更进一步的改变是在运科基地上,同样也是以科学化训练作为主轴,但相较于体能训练中心,运科基地的特色在于投球、打击机制的影像分析还有使用多项仪器测量投球、打击数据,并且针对数据上的不足做机制方面的修正,有些运科基地会融合技术上的运科分析还有体能训练,像是美国著名的driveline就有分为投球、打击、体能训练部三部门。国内近期在运科基地较著名的是由前味全龙教练张立帆主导的富尔升棒球学院,还有由谢长亨创立的贝思沛拉棒球学院,两者都有做出不错的口碑。回归正题近年来有非常多成功案例是循以下的模式,高中毕业后不投入职棒,主要目的并非参与大社赛事,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在体能训练中心、运科基地寻求体能、技术上的突破。而走这模式的选手有不少高中时期是默默无闻,在接触这些训练后进步神速,后来也成功进入职棒,此成功模式绝大多数都是投手,像是味全龙队的陈冠伟、姚恩多,富邦悍将李子强,台钢雄鹰陈柏清,乐天桃猿林华伟、曾家辉等等。缺点1:大、社联赛强度低、赛事少,磨练效果欠佳台湾目前大、社联赛的强度可以说是相当低,除了合库、台电大概有中职1.5-2军水准外,其余球队整体强度甚至不如一些青棒强权,这对野手的伤害比投手来的更大,前面也有提到野手最重要的是透过实战成长,一直面对强度低的投手,野手并没办法在打席当中学到太多东西,实战成长的幅度远不如高中毕业就进职棒的好手。而针对这点短时间内应该是没有解决办法,毕竟台湾的棒球人才库就有限,再加上是采取体保精英制,不像日本棒球是社团、俱乐部性质,因此棒球好手遍布全国,光是甲子园的出场校数就够吓人,日本在高中毕业后进行完第一波选才,大学、社会人、独立联盟都能够出现另一波实力同等的人才,各联赛的强度都能维持在一定水准,看看去年冬盟社会人二军完全虐菜就可以知道。目前唯一能做的应该就是增加与职棒二军的交流或者去参加较为小型的国际交流赛等等增加与高阶对手的对战经验。像过往这种与NCAA明星的对抗赛是不错的(现以改成以合库台电选手为主的中华队去交流) 2:大、社自由度高,容易怠惰、荒废非体育班的一般生,国中、高中时期都需要每天上八小时以上的课,下课后紧接者是补习班报到,周末持续泡在图书馆或自习室,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而进入大学后课表上不在受到如此拘束,早八就喊痛苦,另外各种夜唱、夜游、系上活动何乐不为。更何况是纪律、练球更为严谨,军事化管理的棒球好手,一到大学解开束缚后,成为脱缰野马的选手不计其数,作息日夜颠倒,另外在训练上不再像过去那样要求,最终就出现球技荒废的现象。已经看过许多高中毕业后选秀新闻时提到:「去大学磨练球技,我将维持一贯训练态度,现阶段暂不考虑职棒」,结果过了几年成为了在大专联赛都缴出平平成绩,身材也略微走钟的平凡选手。面对诱惑多、难有动力的大、社生活,自律能力的考验同样困难。结论纯属个人看法,以现在的中职来说如果是野手高中毕业后不用在意轮次可以大胆投入选秀,但如果是投手的话,以近年的养成效率与能力,除非是天赋超好的大物投手,要不然先去大学、社会人强化身体素质和接触大量运科、体能训练1-2年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私人中心对于投手养成的效果比一些职棒球队好,受到刺激的职棒从今年开始在春训阶段就与运科合作,像是乐天桃猿、统一狮、台钢雄鹰都有邀请贝思沛拉学院进行运科检测和制定训练菜单,中信兄弟也请了运科专长的丹尼尔担任打击教练,味全龙则持续维持用运科进行训练,至于富邦目前是没听说跟运科有合作。高中毕业生投入选秀后今年即将迈入第11个年头,回顾这11年刚好是从中职环境最差的时代慢慢扭转颓势,到现在回归六队荣景,而在高中生养成上也是逐步的在进化当中。职棒球团的养成体系进步、三级棒球教练的汰旧换新、私人训练机构的窜起都是让国内棒球选手不断进步的原动力,从基层开始维持好的养成管道让现在的中职选手不管是在质与量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好。现在的中职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联盟的顶尖选手在进步上难有更进一步的突破,相较于韩国,中职还是鲜少有选手可以挑战更高层级的职棒殿堂,因此这是接下来可以努力的方向,如何透过训练或是举办交流赛增加选手曝光度及实力,输出选手到日、美职挑战,等到有较多成功案例时能让留在国内的球员更有动力进步,甚至有机会留下更多超大物高中生。封面图取自运动视界图辑
1706064502
#高中毕业打职棒OR去大学社会队磨练谈谈两种进入职棒路径的好与坏
2024-01-23 13:22: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