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最新威胁? 丁克族的崛起

“丁克”一词是指那些唯一对自己负责的有酬就业的美国夫妇的简称,它的缩写“丁克”(“双重收入,没有孩子”)是为了体现 20 世纪 80 年代毫不掩饰的物质主义而创造的。

四十年后,这个词卷土重来,千禧一代在社交媒体上拥抱这个词,以炫耀他们的空闲时间、奢侈的消费习惯以及选择不生孩子的其他好处。

它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包括一个十年前还难以想象的国家:中国。

中国曾经因限制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来控制人口增长而臭名昭著。 这导致年轻人短缺,2016年政府将生育限制提高到两个孩子。 202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三个。

去年中国人口连续第二年下降; 印度取代它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格雷格·贝克/美联社)

在经济严重不确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另一个数字:零。

许多人自豪地称自己为“丁克”——使用英文缩写——或者 dingke,普通话的音译。

29 岁的徐凯凯表示,作为丁克人让她和她 36 岁的男友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掌控感。

“它减少了一些关于年龄的焦虑,”她说。

她在上海从事广告工作,男友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 “我曾经谈论过要生一个漂亮的孩子,”徐说。

现在,她称自己为“漂流的叶子”,并且对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谈论孩子感到非常厌倦,因此她只关注没有孩子的人。

洛阳理工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到 2020 年,丁克族约占中国家庭的 38%,高于十年前的 28%,但这些数字包括大量独居者,而且该研究没有考虑夫妻是否实际上有双份收入。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遵守缩写词的严格定义。 有些包括没有孩子的人,而另一些则不包括仍然有机会改变主意的人——育龄女性或没有做过输精管结扎术的男性。

目前还不清楚美国有多少丁克人。 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2021 年的调查显示,在 18 岁至 49 岁的夫妇中,约 44% 的人表示他们不太可能生孩子,这一比例高于 2018 年的 37%。

“丁克”这个词在中国并不是全新的,但以前它通常是指那些想要孩子但不能生孩子的夫妇——而不是今天夫妇们所推崇的“不生孩子”的风气。

公园里,两名妇女(其中一名拿着玩具)与穿着相配服装、骑着摩托车的孩子们一起散步

经过数十年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后,中国政府现在提供补贴和财政支持,鼓励家庭生育更多孩子。

(马克·希费尔贝因/美联社)

“这只是一种上层现象,”研究家庭生活的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童玉英说。

她说丁克族的数量正在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推迟结婚。

对于共产党来说,拒绝社会规范来得不是时候,因为共产党正在努力避免人口危机,因为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赡养老年人。

2023 年,该国人口连续第二年下降——印度超越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出生率下降 5.6%,降至每 1,000 人 6.39 人的历史新低——略高于美国的一半。近年来也有所下降。

现在,中国政府正试图通过补贴甚至婚介服务来鼓励人们生孩子。

三月份,中国官员宣布计划提供更多支持 育儿和“努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包括改善育儿假政策和儿童保育选择。

政府似乎还试图恐吓丁克人改变他们的心态。

上个月,中国类似推特的平台微博宣传了一篇关于中国丁克夫妇的文章,他们后悔没有孩子,因为这导致了孤独、婚姻不和或继承问题。

这篇帖子说:“成为丁克人是对未来的赌博。”该帖子没有署名,但浏览量超过 800 万次。 “这是赌你能否坚持初心,赌的是伙伴之间能否互相信任,更重要的是赌的是人性的复杂变化。”

一个孩子在有风车的公园里骑着黄色玩具小马

随着经济增长停滞,越来越多的中国夫妇放弃了生孩子的想法。 总部位于北京的友和人口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抚养孩子的平均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伊丽莎白·达尔齐尔/美联社)

丁克人对这种描述有异议。

“所有这些例子都是为了鼓励人们生孩子吗?” 一位名叫“京兆茶米”的人气娱乐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做出了回应。 “可能有更多的人对自己与孩子的生活方式感到遗憾。”

家住东部城市杭州的38岁财务顾问胡惠文已经听到了所有的警告:她的丈夫会离开她。 她稍后会想要孩子,但她已经太老了,不能生孩子了。 到了晚年,没有人会关心她。

但自从她发誓不再生孩子以来的五年里,这一切都没有实现。

“这可能会成为一种小小的悲伤,但不会到后悔的地步,”胡说。 “就算我后悔了,那也只能我自己承受了。 你还能做什么?”

她属于三个不同的丁克群聊天群,参与者互相建议如何度过闲暇时间。 在视频日记中,她展示了自己阅读或在公园漫步欣赏树叶的情景。

这种无孩子生活的广告并没有让政府的生孩子运动变得更容易。 停滞的经济也不会。

两个穿着柔和色彩的传统飘逸长袍的女孩在旅游购物区散步

今年三月,中国政府强调需要支持儿童抚养和“努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格雷格·贝克/盖蒂图片社)

总部位于北京的友和人口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养育一个孩子的平均成本为 74,600 美元,相当于人均 GDP 的 6.3 倍。

在该研究纳入的 14 个国家中,唯一相对于收入而言成本较高的国家是韩国,该国的出生率是世界上最低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穆正表示:“归根结底,还是压力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导致婚姻和生育都难以为继。”

居住在上海的 47 岁时尚顾问郑宇 (Zheng Yu) 20 多岁时,她的朋友和家人认为她不生孩子的决定是她叛逆天性的表现。

现在,随着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并看到她的侄女面临着追求卓越的压力,她说她和她的丈夫将再次做出同样的决定。

“只有不生孩子,我才能像现在这样生活,”已经去过50多个国家的郑说。 “我只需要考虑我自己,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考虑到全球政治和经济趋势,如果你没有强烈的母性本能,你就不应该仅仅为了孩子而生孩子,”她说。

中国山东省省会济南市 29 岁的英语老师 Vable Liu 表示,她的朋友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丁克人。

刘和她的丈夫最近发布了一段短视频来捍卫他们的选择。

“丁克人会错过孩子们的欢乐吗?” 她在剪辑中问他。

他们齐声回答:“有孩子的人就一定幸福吗? 有孩子的人不一定幸福,也许他们会错过做丁克人的快乐。”

一个穿着深色衬衫、戴着眼镜的人俯身在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孩子旁边,看着一辆车

一项研究显示,截至 2020 年,丁克夫妇约占中国家庭的 38%,高于 2010 年的 28%。

(格雷格·贝克/盖蒂图片社)

他们继续进行模拟采访。

“如果家人给你压力怎么办?” “离他们远点。”

“你死后将你的财富传给谁?” “在那之前把一切都花掉吧。”

驻台北特约记者吴欣云对此报道亦有贡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