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和日本的航空事故凸显安全演示的重要性

飞机上亮起的显示屏显示“系好安全带”标志和“禁止吸烟”标志。

杰夫·奥弗斯 | BBC 新闻与时事 | 盖蒂图片社

你艰难地沿着过道走到座位上。 您再三检查是否到达了正确的行。 您将行李放入头顶行李箱,然后挤过其他乘客,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任务完成。 充满压力的登机过程完成。 你走开。

不要介意空乘人员已经开始飞行前安全演示,或者视频已经开始播放,告知您紧急情况下的程序。 你没事。 你以前见过这个。

代表空乘人员的空乘人员协会 (CWA) 主席萨拉·尼尔森 (Sara Nelson) 表示:“安全演示期间的关注度极低。” 团结的, 阿拉斯加州, 边境, 夏威夷语 和别的。

从最近发生的航空事故中可以吸取很多教训,今年第一周就发生了两起事故。 其中:是时候开始关注起飞前的安全演示了。

1月2日,日本航空一架空客350-900客机在东京羽田机场与一架运送地震援助物资的日本海岸警卫队飞机相撞,机上5名机组人员死亡,机上379人全部逃离。

然后,1 月 5 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飞机的门塞被炸断。 波音公司 737 Max 9,当时这架两个月前的飞机在 16,000 英尺的高度飞行,为乘客送去了氧气面罩,并在第 26 排留下了一个大洞。 返回俄勒冈州波特兰的航班上没有人受重伤。

这两起险些发生的灾难都凸显了旅客在事故发生之前和事故期间关注空乘人员安全信息和指示的重要性。

从乘客到旁观者,再到航空高管,所有人都对日本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航班的机组人员引导乘客安全通过的行为表示赞赏。

请大家注意

值得重申的是,航空旅行非常安全。 2023 年,没有发生一起商用客机坠毁事故,这是其中之一 最安全的岁月 记录在案。

但这种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安全法规和协议。 在飞行的最初几分钟,当舱门关闭并解释安全程序时,存在大量干扰:流媒体娱乐、电子邮件和短信,以及越来越多的登机口到登机口的 Wi-Fi。

不过,尼尔森表示,即使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乘客也没有给予太多关注。

她说,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航空公司 减少 空姐 船上人员配备 多年来,同时增加了每架飞机的座位数量。

“尽管以前报纸、书籍和对话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所以这不仅仅是手机的问题,但我认为,当更多的空乘人员直接出现在你面前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她说。

航空公司在安全简报期间如何吸引旅客的注意力方面发挥了创意。

有些人会在重要公告期间暂停所有座椅靠背屏幕娱乐。 其他人则在视频演示中引入了引人注目的制作,以平衡经常重复的氧气面罩和救生衣教程。

“美国联邦航空局 需要航空公司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提供飞行前安全简报,说明发生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简报必须包含具体信息,但联邦航空局不会告诉航空公司如何呈现这些信息。”

在听取安全指示的问题之后,自然就会出现遵守这些指示的问题。

日本航空公司的“地狱”号飞机花了 18 分钟才疏散,避免了乘客死亡,部分原因是乘客留下了随身行李,从而可以更快地撤离。 该航空公司的安全简报以清晰的动画方式说明了为什么旅客在疏散期间不应携带任何行李,而且这似乎有所帮助。

2016年, 美国航空 383 号航班因发动机故障而中止起飞,并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起火。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 成立 尽管被告知留下行李,但一些乘客在紧急疏散期间仍随身携带了随身行李。

美国运输部监管机构 2020 年,它发现了 12 份 2008 年至 2018 年间飞机疏散的报告,其中机组人员表示乘客疏散或试图携带随身行李疏散。

系好安全带

根据乘务员的指示,乘客最好在就座时遵循安全带标志并系好安全带,即使该标志已关闭。

阿拉斯加航空 1282 号航班, 当。。。的时候 门插板 爆炸发生后,飞机并未处于巡航高度,这意味着乘客很可能已经就座并系好安全带,而不是在机舱内走动,空乘人员的饮料服务也尚未开始。 这可能有助于防止受伤。 根据联邦调查的初步调查结果,这次事件的力量非常猛烈,以至于飞机上的一些头枕和座椅靠背被扯了下来。

安全带还有助于避免在颠簸时受伤。

“我认为空乘人员做得很好,”安柏里德尔航空大学航空航天安全教授安东尼·布里克豪斯说。 “飞行公众需要做得更好。”

尼尔森表示,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在事件发生后关注安全演示,例如阿拉斯加航班,相关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但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过这种情况发生,”尼尔森在 20 世纪 90 年代加入美联航担任空乘人员,他表示,乘客们因一次引人注目的事件而感到震惊,通常会恢复到他们无精打采的状态。 “问题是:是两周吗?三周?也许多达六周?记忆很短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