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剂饮料与房颤风险增加有关

要点:

一项新的观察性研究表明,每周饮用 2 升或更多人工甜味剂饮料与心房颤动 (AF) 风险增加 20% 相关。

方法:

  • 这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考察了含糖饮料、人造甜味饮料和纯果汁消费与房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并评估了遗传易感性是否会改变这些关联。
  • 作者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的 201,856 名参与者的数据,这些参与者没有基线 AF,拥有可用的遗传数据,并完成了 24 小时饮食调查问卷。 AF 的诊断是通过初级保健、医院住院患者和死亡登记记录的链接获得的。
  • 结果针对各种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睡眠时间、体重指数、血压、肾功能、睡眠呼吸暂停、冠心病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使用降脂或抗高血压药物。

带走:

  • 在中位随访 9.9 年期间,记录了 9362 例 AF 病例。
  • 与不饮用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相比,每周饮用超过 2 升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发生 AF 的风险增加 20%(风险比 [HR],1.20; 95% CI,1.10-1.31)。
  • 每周饮用超过 2 升含糖饮料的人,房颤风险增加 10%(HR,1.10;95% CI,1.01-1.20)。
  • 每周饮用 1 升或更少的纯果汁可使发生 AF 的风险降低 8%(HR,0.92;95% CI,0.87-0.97)。
  • 在调整 AF 的遗传易感性后,这种关联仍然存在。

在实践中:

研究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项研究并没有证明饮用含糖或人工甜味饮料会改变房颤风险,而是表明饮用这些饮料可能会预测传统风险因素之外的房颤风险。 他们补充说,有必要进行干预研究和基础研究来确认观察到的关联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注册营养师杜安·梅勒医学博士在评论这项研究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项研究中的观察结果是否是偶然发现,因为缺乏明确的生物学联系。 苏格兰格拉斯哥格拉斯哥大学代谢医学教授 Naveed Sattar 医学博士补充说,尽管作者试图调整许多因素,但与饮料选择相关的其他行为方面很可能更相关。房颤的原因而不是饮料本身。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营养与饮食学名誉教授汤姆·桑德斯医学博士指出,由于这是第一项报告人工甜味剂饮料具有这种效果的研究,因此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需要重复该发现。 他补充说:“建议饮用低热量人工甜味剂饮料来代替含糖饮料和酒精,这仍然是很好的饮食建议。”

来源:

该研究由中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 Ying Sun 医学博士领导, 在线发布循环:心律失常和电生理学 3月5日。

限制:

饮料的消耗量是自我报告的,仅基于研究前 3 年中进行的五次单独的单日食物摄入量回忆,并推断出每周的摄入量。 研究人员无法判断加糖和人工加糖的饮料是否含有咖啡因,也不能排除其他未测量或未知因素造成的残留混杂。

披露: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研究计划、博士后科研项目的资助 基础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709710482
2024-03-06 07:19:1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近期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