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研究员 Thomas Y. Ma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赫尔希医疗中心解释说, “迫切需要开发无毒、对患者无害、天然存在的产品,如益生菌,用于治疗 IBD 和其他与肠漏相关的炎症疾病。我们的研究表明,BB1 是一种精准的益生菌菌株;它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肠道屏障,并防止炎症的激活。”

活动性 IBD 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TNF)-一个 和 IL1β。TNF-一个 炎症性肠病 (IBD) 患者的肠道组织、血清和粪便中 TNF-α 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的水平会导致肠道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一个 在促进 IBD 患者肠道炎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抗 TNF-一个 抗体在治疗活动性疾病方面非常有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实验室的先前研究表明,BB1 可显著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并防止葡聚糖硫酸钠引起的肠道炎症的发展。

马博士补充道,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BB1 可阻止 TNF-一个 通过 Toll 样受体 (TLR)-2 信号转导通路抑制 NF-kB p50/p65 活化,增加肠道紧密连接通透性,以及 肌钙蛋白K 基因。我们还发现一种名为 PPAR-γ 的蛋白质是调节肠道屏障保护的关键肠道细胞介质。使用 PPAR-γ 激动剂罗格列酮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并改善生活质量。”

马博士总结道, “这些研究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益生菌菌株 BB1 的新型细胞内机制,展示了通过维持健康的肠道屏障和防止肠漏或肠道屏障破坏来促进健康和治疗炎症性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的前景。”

IBD 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特征是影响胃肠道的炎症。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缺陷是导致 IBD 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IBD 患者的肠紧密连接屏障缺陷,其特征是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腔内抗原渗透增加。肠上皮细胞覆盖整个肠粘膜表面,可作为物理和功能屏障,防止有害腔内物质(包括细菌抗原、毒素、消化酶和食品副产品)渗透肠道。

来源:

期刊参考:

阿卜杜勒卡迪尔,R., (2024)双歧杆菌 BB1 菌株通过 TLR-2/TLR-6 受体复合物依赖性刺激 PPAR-γ 和抑制 NF-kB p65 来抑制 TNF-α 诱导的肠上皮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 美国病理学杂志doi.org/10.1016/j.ajpath.2024.05.012

2024-08-23 20:34:00
1724446959
#独特的益生菌菌株显示出对抗炎症疾病的潜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